钢厂销售部门好吗

【钢厂销售部门好吗】
能去钢厂做销售,这个机会可是很不错哦,很多人求之不得呢 薪酬福利方面,比同行的肯定高 前期销售估计主要是在网上销售,打打电话聊聊QQ之类,因为这行就是这样做的 后期的话,出去跑的好 , 客户都是做熟不做生的,见过面的总比没有见过面的好,那样的客户才稳定,你才能判断客户说的话倒底是真是假,明白你的产品和价格的竞争优势有多大,才能学会谈判 我个人很看好钢铁行业的销售 , 很多大老板都是钢厂出来的
3、16世纪在欧洲商业上发生的重大变革 。主要表现为欧洲资本的流通范围和海外贸易的地域急剧扩大 , 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和贸易额迅速增加,以及由此导致了商业的性质和经营方式的改变 。欧洲的商业革命是由于地理大发现所引起的 。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不仅开辟了东西方贸易新的通道,还使得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 。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 。至于原来就已经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胡椒、丁香、肉桂、豆蔻等),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增长的幅度更大,其中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就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欧洲与海外贸易往来的扩大 , 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使得商业经营日趋大众化 。市场上普通的日常用品逐渐代替了原来高级奢侈品的重要地位,过去专为封建贵族服务的进口贸易,也开始转向广大居民的一般消费 。国内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还促使商人纷纷组织起新型的贸易公司 。这些公司实力雄厚,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完全不同于中世纪的封建性商人公会,不再具有浓厚的行会传统和平均主义的特性 。此外,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商业活动已经远及世界各地 , 国际上多种多样的因素随时在发生影响,商品价格经常有极大的波动,这为商业投机特别是对殖民地商品的投机,提供了广泛和良好的机会 。再加上在新的条件下,商业的发达已经使得买卖双方只要签订合同 , 或者集中在专门的交易所就可以进行贸易活动,不一定需要现货成交 。所以在16世纪 , 欧洲的商业投机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大大超越了中世纪行会限制下的狭窄范围 。商业革命促进了劳动的世界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扩大,使欧洲商业资产阶级积累了巨额货币资本,从而推动了欧洲国家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
4、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贸易全球化和19世纪工业革命后的产业全球化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 。中国是贸易全球化的大市场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 。1405—1433年中国郑和七下西洋;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C.colonbo)发现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Vasco.Da.Gama)绕过好望角开辟欧洲到印度的东方航线;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F.D.Magalh*aes)作环球航行等航海的伟大壮举,从地理范围上使分散隔离的世界逐渐变成了联系为一体的世界,人类历史也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 为商品贸易全球化提供了人文地理的条件 。但是,作为贸易全球化所赖以运转的基础即商品流通来说 , 则是有赖于中国强大的商品制造能力和生产出来的丰富商品 。据史料记载,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经济规模上看,15世纪中叶(明中叶)至1796年(嘉庆元年)以至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期间,中国是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 。据统计,1522—1566年(嘉靖年间) , 中国的生铁产量达到45000吨,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国到1740年才达到2000吨川 。1750年(乾隆十五年) , 中国工业总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2%,而全欧洲仅占23%;中国的国内贸易总值为4亿银两[2] 。直到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4%[3] , 居世界各国的第一位 。所以,“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那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 , 更先进”[4],“中国乃是一个伟大、富饶、豪华、庄严的国家”[5] 。就是说 , 直到1820年左右,中国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占着首要地位的,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当时中国的商品如生丝、丝织品、瓷器、茶叶、棉布、砂糖、粮食、药材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根据史料记载 。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中又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 , 其次是瓷器和茶叶等 。而在这个时期,欧美各个国家由于“价格革命”的冲击,加多战乱、灾荒、瘟疫流行,经济曰益萧条,各类商品极为匮乏 。所以,这些国家根本没有什么民生产品可以打进中国市场 。它们只好携带大量银子来中国购买货物贩回国内倾销 。所谓夷船“所载货物无几,大半均属番银”[9] 。在1830年(道光十年)以前,当中国对外贸易经常是出超的时候 , 白银是不断地从印度、不列颠和美国输入中国 。据统计,自1553年至1830年,西方国家到广东贸易而流人中国的白银达5亿两以上[10] 。1585—1640年日本因到中国贸易而输人中国的白银达到1489.9万两] 。可见 ,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当时商品贸易全球化中 , 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 。全世界其它国家都来中国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使中国成为贸易全球化的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