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指对3至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
幼儿教育是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 , 发展幼儿的美感 。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大脑与智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儿童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对智力的影响特别大 。若在这一时期内,对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水平能得到明显提高 。
幼儿时期,儿童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 。这时他们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因此 , 幼儿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时期是教育的关键期 。
由于幼儿思维、情感的特点,他们喜欢用形象、声音、色彩、身体动作等来思考和表达 。因此 , 幼儿教育应当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 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读写算知识技能的训练 。
幼儿园怎样做好幼儿教育1.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采用游戏或以游戏的口吻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 , 它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显著特征,是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 。
2.直观法
直观法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方法 。演示法、示范法、范例法都属于直观法,直观法是符合学前儿童思维特点,符合直观性原则,是儿童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儿童展示各种实物或直观教具 , 引导儿童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物体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特征,使他们获得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较完整的感性认识 。示范法也是直观教学方法之一,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 。范例法也是直观形象法之一 , 指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 。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儿童在教师或成人指导下,有目的的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和儿童自发的观察过程 。观察法是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取得直观经验的重要途径 , 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 。
4.操作法
操作法是指儿童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 。儿童的发展是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的 。
【什么是幼儿教育】
5.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
发现法容易引导儿童的兴趣和内部学习动机,有益于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学前儿童智力、创造力和独立能力的发展、还能丰富、扩大儿童的知识经验 , 且易于记忆、迁移和运用 。
 导语: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 , 而父母是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取得成功,这是对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更新层次的要求 。
幼儿园怎样做好幼儿教育1.从关爱开始 ,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们心中的宝贝 ,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受来自长辈们的单向情感的输入,缺乏与身边其他人的双向情感的交流 。
1.1 是充分利用儿童的模仿能力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树立榜样 , 引导他们感受人类心灵深处的优良品质,学习相互谦让、相互合作、礼貌待人 。如果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爱心并能自然而真切的表现出来,则也会自然地带动幼儿产生爱心,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 。可以说教师的真情投入在幼儿爱心的培养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 。
1.2 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如果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时,不考虑幼儿的特点与需求,只考虑如何让孩子适合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培养出的会是些缺乏个性的孩子 , 将来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所以在进行爱的教育时应信任孩子,挖掘他们的优点 , 增强他们与人交往时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融入不同的群体 。
1.3 是给予适当的自由权利
小朋友们独自玩耍时更容易展示自己的天份 。例如能玩出各种花样的"过家家"游戏 , 画出奇形怪状的事物,哼出未知名的曲调等等 。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精神环境 , 让幼儿具有健康的心态,让幼儿享受创造自己生活的.自由,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智慧和爱心 。
2.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的思维多以具体形象为主 , 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让幼儿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 。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创设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保持并不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
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 。而事实上,幼儿也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了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 。
2.2 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兴趣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
3.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目前,幼儿园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父母的严密保护和无限宠爱,生活技能缺乏 , 比如出现了不会自己吃饭和穿衣等问题,这对孩子以后的生活都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所以,教师要在幼儿刚踏入幼儿园时就注重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生活技能训练 。这是幼儿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刚入园的幼儿更需要加大训练力度 。
笔者在带小班的幼儿时,发现很多的孩子都不会自己穿衣服,尤其是一些外套,都得求助于老师 。对于幼儿一日活动而言,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过于依赖教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但是很多幼儿教师会认为现在的幼儿园只要照顾好孩子就行,让孩子吃苦家长会不高兴的,还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大一些自然就会了,何必强求所有的孩子都会呢?笔者认为这些的想法并没有意识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意义,他们更多的只是把幼儿园当做了幼儿托管机构,这种想法并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培养 。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呢?笔者曾经手把手教幼儿穿衣服、刷牙 ,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遭到了幼儿以至家长的抵制 。与其让幼儿不情愿的学习 , 不如把自理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活动之中、游戏之中 。
对于幼儿而言,最好的教育方法便是寓教于乐,通过形象有趣的活动让他们收获知识 。笔者和其他教师合作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排成一首充满趣味的儿歌,在和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 , 配以形象的进行解释 。和幼儿沟通需要多多重复,所以在幼儿掌握儿歌的基础之上,笔者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参与实践 。比如请幼儿表演儿歌,同时请会穿衣服的幼儿根据儿歌表演穿衣服的过程或者请大班的同学表演穿衣服的过程 。
幼儿在学习儿歌的过程慢慢就掌握了穿衣服的要领,当其他幼儿都可以自己穿衣服的时候,他们就有了要自己穿衣服的意识,这时教师要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 。当然第一次的尝试教师要给予协助,但是慢慢教师要将自己的协助收回,让幼儿一次次进步,最终学会了自己穿衣服 。其他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都用这种方式进行,幼儿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只要方式合适 , 他们很快就能掌握 。
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否就幼儿的特点展开教学 。幼儿的关注力并不是特别强,如果教师能将生活自理能力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能以身示范,那么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
4.注重德育的培养,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
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幼儿时期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幼儿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其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人和事物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可以说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眼一行都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说:"我们老师说?","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等,可见教师在平时做事一定要严于律己,经常检查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时 , 要注意用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不要一味训斥 。
教师可以利用节日进行爱的教育,如"三八"妇女节可以给妈妈做贺卡,对妈妈说一句话 , 帮妈妈做一件小事等活动,激发幼儿对妈妈的情感;重阳节可以组织小朋友进行关爱老人活动;还可以在小朋友之间的进行相互关爱的教育 , 使幼儿从小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
5.教师要满足幼儿的学习愿望,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学习
儿童的好奇心强,什么事情都喜欢问为什么,看似幼稚、可笑的问题却是孩子积极探究的体现 。他们刚刚走近学习的大门,走近生活,缺乏生活和学习的经验 , 如同一张白纸 , 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不足为奇 。教师不能显得不耐烦 , 甚至当面指责学生笨,这就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
我们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教育上多一些耐心和爱心,能耐心地和学生交流,对于学生的问题要认真解答,不要怕学生多问"为什么",也不要怕学生总是出错 。教师要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引起他们的探究好奇心,用孩子能接受话语让他们学得进去,有正确的学习思路 。
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个体的差别,我们在教学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孩子学不进去 。对于不同的科目,同一个孩子就会有不同的学习表现 。
因此,我们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 , 不能把幼儿看成是一样的、相似的,不能用相同的教育要求、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幼儿 。首先 , 要全面了解每个孩子 , 在日常的点滴观察中,发现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 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 。其次,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 , 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很重要 。教师要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在园情况,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