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托管标准是怎样的

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私募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私募基金托管人遴选制度,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
基金合同约定私募基金不进行托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 。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二十一条
目前法规并没有对私募有强制托管的要求,也就是说:基金合同约定要托管的,需要由基金托管人托管;
未选择托管的,需要在合同里约定建立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 。
注意,尽管当前并未有法规要求私募基金一定要进行托管,但就数据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私募基金选择了托管 。截至今年6月底 , 中基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9,709家发行的66,649只已备案的私募基金中,48,136只私募基金选择了托管机制,占比约为72.22% 。也就是说,有超过70%的已登记私募基金选择了进行托管 。
契约型私募基金能不能设立两个基金管理人04月1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下发《私募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 并于7月15日起实施 。律师秦政就《办法》涉及的十大核心规则进行详解:
1、限定了私募基金合法募集主体
《办法》第二、四条规定了私募基金募集主体只有两种 , 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直销;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为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代销 。且私募基金管理人只能为其自行设立的私募基金募集 。此外 , 募集从业人员应当具有基金从业资格 。
本律师认为,实践中,很多不具资质、条件和能力的募集机构和人员违规销售的情况屡禁不止 。本规定界定了私募基金募集的合法主体,有利于市场甄别 。证监会最新窗口指导明确 ,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销售团队必须相互独立 。这对私募基金募集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度提出门槛限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基金销售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度,降低销售纠纷的概率 。不过,这里的从业人员是什么范围还需要明确,这直接涉及到私募机构登记时,相关人员资质核查的范围问题 。目前私募基金销售资格的认证通道尚未搭建 。
2、确立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最终募集责任
实践中,很多中小私募管理人以投资团队为核心,将募集工作外包给基金销售机构 。投资者往往不知晓其购买的基金产品与私募管理人以及销售机构之间的关系,一旦出现问题,投资者往往会将矛盾指向管理人、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或者销售个人中的任何一方 。使相关机构的日常工作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办法》第七条规定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履行受托人义务,承担基金合同的受托责任,并且规定委托基金销售机构募集的 , 不因委托募集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
【私募基金托管标准是怎样的】
 本律师认为,协会本条规定将募集的最终责任明确为私募管理人,这样私募管理人为了控制基金募集风险会提高对销售机构募集行为的合规要求 , 通过私募管理人和销售机构的利益博弈,达到保护投资人的目的 。
3、明确基金销售协议重要内容需作为基金合同的附件
《办法》第八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基金销售机构募集私募基金的,应当签订书面的基金销售协议,并将协议中有关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基金销售机构权利义务划分以及其他涉及投资者利益的部分作为基金合同的附件,附件和基金销售协议不一致的,以附件为准 。
本律师认为,过去投资人是看不到《基金销售协议》的 。投资人也不知道销售机构和私募管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也无法判断募集行为的真实性,无法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 。本条的制定,解决了三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投资者加入到募集行为的监督者中 。
4、禁止拆分转让
《办法》第九条规定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为规避合格投资者标准募集以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为投资标的的金融产品,或者将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进行拆分转让 , 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 。募集机构应当确保投资者已知悉私募基金转让的条件 , 这是实质性要求,而不仅仅限于在基金合同中约定转让的条件 。同时要求投资者以书面方式承诺其为自己购买私募基金
本律师认为 , 为了杜绝私募行业机构投资者将购买的基金份额拆分,转售给非合格投资者的乱象,《募集行为办法》第九条特别强调了募集机构确保投资者知悉私募基金转让的义务,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以非法拆分销售为目的购买私募基金 。本条是保证私募产品最终销售给合格投资人的制度保证 。
5、明确募集专用账户的监管
《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了募集专用账户的开立主体为募集机构或相关合同约定的责任主体 。且募集机构必须与监督机构签署账户监督协议,协议中必须有对募集专用账户的控制权、责任划分及保障资金划转安全的条款 。第十三条确定了监督机构的义务 , 监督机构必须对募集专用账户实施有效监督,对募集结算资金划转安全承担连带责任 。并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将募集专用账户及监督机构的相关信息报送基金业协会 。第十四条对募集结算资金专户的资金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 。明确相关机构破产或者清算时,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不属于其破产财产或者清算财产 。
本律师认为,募集资金的划转环节是保护投资人资金安全的关键点之一 。本管理办法将所募集资金的权属从投资人到基金资产转移的时间节点明确为从合格投资者资金账户划出,到达私募基金财产账户或托管账户之前 。在此之前仍属于投资人,在次之后风险则由管理人承担 。此外,对于募集专用账户的监管,还明确募集机构与监督银行要签订账户监督协议 , 对募集专用账户进行有效监督,监督机构要对募集结算资金划转安全承担连带责任 。
6、明确了私募基金募集流程
《办法》第十五条明确了私募基金的募集流程为:
本律师认为,过去监管部门虽对私募基金的募集要诸多规定,但未予以细化流程化,此次《办法》明确私募基金的募集流程,使募集机构募集时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 。
7、增加了特定对象调查程序
《办法》第十七条及第十八条规定了募集机构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应当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 , 并由投资者书面承诺其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 。并强调评估结果有效期不超过3年,逾期再推介需重新评估 。同一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持有时间超过3年的无需重新评估 。关于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第十九条规定了必须包含的核心条款 , 并强调了对投资者相关信息的获取应以投资者自愿为前提 。并制定了《私募基金投资者风险调查问卷内容与格式指引(个人版)》 。针对互联网媒介推介私募基金的,第二十条对募集机构在线推介私募基金设置在线特定对象调查程序做出特殊要求 , 包括投资者真实身份信息、合格投资认定、风险识别及承受能力问卷调查等六项内容 。
本律师认为,过去私募基金的宣传推介要求只是要求非公开,对于如何选择宣传推介的对象没有作出规定 。这次《办法》明确,宣传对象都必须是经过筛选的特定对象 , 并规定了如何筛选特定对象的调查程序 。这给基金产品的宣传提出了要求 , 必须面向特定对象 。并且非特定对象转为特定对象必须经过符合《办法》要求的问卷调查和产品与投资人风险承受力的适当性匹配程序 。指引清晰操作有据 。
7、规范管理人及私募基金的推介行为
《办法》第二十二条强调了推介材料必须由私募基金管理人制作,且仅限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委托募集的基金销售机构使用,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对推介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第二十三条强调了私募基金推介材料应当与基金合同主要内容一致,不一致的应当向投资者特别说明 。并对推介材料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及信息披露要素予以明确 , 强调入伙(股)协议不能替代合伙协议或者公司章程 。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还从反面规定了禁止的推介行为和禁止的推介载体,强调官方网站、微信朋友圈、报告会、电话、短信、电子邮箱等推介渠道必须经过特定对象确认程序 。全面细化了私募基金推介的自律要求 。

可以双管理人,备案时备在一个管理人下 , 但要说明还存在另一个管理人
两条依据:
依据一、中基协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培训会(北京)
摘录:GP不一定是管理人 。双GP是要登记的 。也存在GP与管理人不一致的 。双管理人目前系统考虑到统计问题 , 要求备在一个管理人名下 。在基金备案项下 , 要特别说明,还存在另外一个管理人 。三期的系统,我们会对双GP做相应的考虑 。目前其中一个做备案 。
原文:私募备案一个半月无一通过,中基协告诉你怎样才合格
依据二、中国基金业协会关于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的通知
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经中国基金业协会理事会表决通过,现予以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1号(契约型私募投资基金合同内容与格式指引)、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2号(公司章程必备条款指引)、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3号(合伙协议必备条款指引) 。上述指引自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五日起施行 。
=第二十二条 存在两个以上(含两个)管理人共同管理私募基金的,所有管理人对投资者承担连带责任 。管理人之间的责任划分由基金合同进行约定,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清的,各管理人按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