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苏州园林特点
建筑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 。它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在局部景区中,还可构成风景的主题 。山池是园林的骨干 , 但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常设在建筑物内,因此建筑不仅是休息场所,也是风景的观赏点 。建筑的类型及组合方式与当时园主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园林建筑以其数量之多与比重之大形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 。一般中小型园林的建筑密度可高达30%以上,如壶园、畅园,拥翠山庄;大型园林的建筑密度也多在15%以上,如沧浪亭、留园,狮子林等 。正因为如此,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与建筑群的组合方式,对于整个园林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 。建筑类型常见的有:厅、堂 , 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等 。其中除少数亭阁外 , 多围绕山池布置,房屋之间常用走廊串通,组成观赏路线 。各类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造型参差错落,虚实相间 , 富有变化 。
由于使用性质的不同,建筑处理也有不同 。厅堂多位于园内适中地点,周围绕以墙垣廊屋 , 前后构成庭院,是园林建筑的主体 。厅堂造型比较高大宏敞,装修精美,家具陈设富丽,在反映园主奢靡生活方面,具有典型性 。留园五峰仙馆、狮子林燕誉堂均为这类例子 。可观赏周围景物的四面厅,多建于环境开阔和风景富于变化的地点 , 四周门窗开朗,并绕以檐廊,既可在厅内坐观,又便于沿廊浏览 , 如拙政园远香堂 。书斋,花厅 , 环境要求安静,常与主要景区隔离,自成院落,在建筑处理上则另有一种格调 。如留园的还我读书处,拙政园玉兰堂,前面都有小庭院,虽无山池之胜 , 但几株花木 , 散点石峰,也堪构成小景 。至于亭、榭,曲廊,主要供休憩、眺望或观赏游览之用,同时又可以点缀风景,所以此类建筑多设于山巅,水边或园林四周,所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就是这种手法的表述 。
园林建筑的造型与组合,都求其轻巧玲珑 , 富有变化,建筑形式亦无定制,普通住宅房屋,多用三间五间,惟有园林建筑,一室半室 , 随宜布置,结构采用斗拱的极少 , 装修亦不雕鸾贴金,力求朴素大方 。
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大都开敞流通 。尤其是各种院落的灵活处理,以及空廊、洞门、空窗、漏窗、透空屏风、桶扇等手法的应用,使园内各建筑之间,建筑与景物之间,既有分割,又达到有机联系,融为一体 。例如留园古木交柯与石林小院二处,内外空间
你喜欢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呢?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 。
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
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 。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至今保存完好的尚存数十处 , 代表了中国江南园林风格 。
发展历史:
【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 。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 , 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 , 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具匠心 。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 。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 , 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
我国的建筑 , 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 , 用图画来比方 ,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而园林是美术画 ,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
至于池沼 , 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 , 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 ,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 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 , 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 , 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 , 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 , 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 , 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 , 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 , 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 , 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 , 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
扩展资料:
1、《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 。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1911年11月 , 改为现名叶圣陶 。笔名有叶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 。1911年中学毕业后,成为乡镇小学教师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 。
2、苏州古典园林,简称苏州园林 , 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 , 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
3、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 , 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 , 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苏州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