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均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挑战 , 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发展趋势要体现以职位与能力为双基点,以知识型员工管理为重心,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导向 , 以打造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优势为目标 。
一、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挑战1.新宏观环境下的挑战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要从微观的层面转移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从技术层面逐渐向文化层面过渡 。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低碳经济要求中国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注意走绿色的低能耗、高产能的发展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植发展的产业方向,除了大量物质资本的投入,对其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体现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利用 。
2.微观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①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的挑战 。
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由单一化的工人群体转变为多样化的员工群体 , 其中知识型员工成为员工队伍的主体,员工构成的多文化背景与全球化员工的协同,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新生代员工的管理等问题比较突出 。第一,知识型员工更具有工作自主性 , 有自我尊重的需求,个性自我张扬,知识型员工群体的需求具有复合性 。第二,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显得更为复杂 , 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员工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中坚力量 。新生代员工中大部分具有知识型员工的特性,要求管理方式进行变革 。
②组织变革成为常态 。
组织的模式和员工的工作方式要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革 。组织变革不止、创新不息成为一种常态,这使得职位关系日趋复杂,职责越来越模糊,这就导致了职位的不确定性,组织中的职位由静态转向动态 , 由单一转向复合 。一方面,组织要适应快速的变化 , 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就需要不断的缩短流程;但另一方面,由于组织制衡的要求,有些流程不是要缩短,而是要延长 。另外,组织战略与变革正在发生转变 。如何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力来打造竞争优势是组织管理者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
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趋势1、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双基点趋势
早期基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难以适应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导的能力发展需求,企业的管理实践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单一的基于岗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都不能解决目前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未来进入到基于能力和职位的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
①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有两个前提 。
一是人力资源系统设计必须基于对企业业务结构、组织结构与流程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在对组织业务与流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和设计企业的职类、职种系列,在职类、职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职位 。
二是基于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深刻认识,确定支撑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所需要的核心人才队伍及其结构,并建立相应的胜任能力模型 。
②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有两个基点相互促进 。
【新经济形势下,人力资源面临哪些挑战与创新】
一是职位管理系统 。对于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职位的大型集团公司来说,不能仅仅进行单一职位管理,而需要建立职位管理系统 。
二是胜任能力系统,包括领导者的胜任能力、全员核心的胜任能力、专业的胜任能力、专业岗位胜任能力和团队胜任能力系统 。
2、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的新趋势
在新经济时代和创业型经济时代,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企业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者与企业家,二者均为知识型员工 。人力资源管理要关注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其重点是如何合理开发与管理知识型员工 , 对知识型员工和新生代员工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
3、知识型员工的有效开发 。
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拥有知识资本,因而在组织中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就必然带来新的管理问题,从而要求企业在对知识型员工授权赋能的同时强化人才的风险管理,要使企业的内在要求与员工的成就意愿和专业兴趣相协调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高的流动意愿,不希望终身在一个组织中工作,由追求终身就业饭碗,转向追求终身就业能力,从而为企业的保留人才带来了新的挑战 。
知识型员工与新生代员工的有效管理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难以直接监控,工作成果难以衡量,使得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变得复杂而不确定,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与知识型员工和新生代员工工作特征相一致的价值评价体系和价值分配体系 。新生代员工的能力与贡献差异大,出现混合交替式的需求模式,需要采取多样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管理策略 。
4、人力资源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导向趋势
从理念上 , 员工是客户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职能就是向员工持续提供客户化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人力资源视员工为客户服务对象,人力资源管理走向客户关系管理时代 。新经济时代,企业要以新的思维来对待员工,要以营销的视角来开发组织中的人力资源 。从某种意义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种营销工作,即企业要站在员工需求的角度,通过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来吸纳、留住、激励、开发人才 。从实践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承担客户关系管理职能趋势 。主要包括:一是共同愿景,通过提供共同愿景,将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期望结合在一起 , 满足员工的事业发展期望 。二是价值分享,通过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及价值分享系统来满足员工的多元化的需求 。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知识、经验的分享 。三是人力资本增值服务 , 通过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 。四是支持与援助,通过建立支持与求助工作系统,为员工完成个人与组织发展目标提供条件 。
5、打造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构建以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为主要内容的新优势 。未来,企业的核心优势取决于智力资本独特性及其优势 。智力资本涵盖人力资本、客户资本和组织结构资本 , 客户资本和组织资本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焦点 。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重要方面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基于新经济条件下的管理要素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需要有能力从整体上把握企业需要建立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制度,才能有效的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这个问题 。才能保证企业团队整体上保持持续不断的活力(活力可以解释为组织团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个鲜活的生命力要素应该包括3个核心组成部分,1个创造力即创造的欲望,这个欲望可以使组织成员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而不会出现团队涣散、人浮于事的情况,1个是创新力,即变革和推动组织进步的欲望,1个是能动力,即热爱组织并愿意个人发展的轨迹和组织的发展相一致) , 并有效的支持企业战略实现 。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上面提到的人力资本问题 。人力资本的薪酬如果是人力资源部按照常规的工资体系来配发,那么很可能无法充分激发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人力资本不发挥能动性,人力资源价值根本无法最大化 。其实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现上,人力资本的薪酬设计与回报应该是董事会负责 。对于中国企业来讲,这一点需要创新,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上进行根本的创新 。还有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有培训管理程序,但是却没有企业内部的职业经理人培养体系 。有的企业有这方面的理念却缺乏制度保证 。内部人才培养和能力开发问题不能从体系和制度上保证,那么就无法保证企业需要的人才供应 。企业规模一旦扩大,人才紧缺时就只能采用外部招聘 。当外部招聘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人才供应时,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所以应该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制度上保证职业经理人的培养 。
五、员工与企业(组织)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2个问题:
第一个是国有企业原来对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企业对员工要负无限责任,现在应该改成有限责任 。原来国有企业对员工是生老病死都负责到底的 。这是无限责任 , 事实证明,这不利于员工自身的价值驱动,会产生很多问题 。改成有限责任就可以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了 。因为很简单 , 不好好做就没有保证了 。
第二个是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应该从被管理与被领导的关系转变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我问许多企业的员工 , 对企业是什么感觉?回答大约一致 , 员工实际希望企业是实现自身的平台 。原来我们一直倡导爱企业,爱岗敬业 , 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这个观点实际激励过几代人,也产生过很大的效果 。现在看来是要变化的 。我们需要倡导一种新得观点或者叫理念 。那就是企业和员工其实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中关系下 , 决定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应该是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企业),一种活动(主营业务、出产产品)谋求各自合理条件下的利益分配(获得价值回报) 。利益分配的机制比较好的方式是员工持股 。员工持股要避免产生新的大锅饭 。这样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代表)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就顺畅的很多 。员工会很自动的把企业看成是实现自身利益和价值的一种平台,大家在一起工作是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 。分工不同是自然的事情 。而不在有被动接受领导的想法 。也没有被人驱动的感觉 。而被人驱动的理念一旦存在,不管企业制度怎样完善,其实也难以取得完美的效果 。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交融 , 会呈现出很多新的变化,人力资源从业者应该紧密跟踪这些变化 。不断创新,其核心目的在与不断推进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实现,确保企业经营的成功和企业规模、整体经营绩效的不断提升,使企业保持鲜活的创造力 。
- 能查一下2015青岛大学二本录取分数线查询吗
- 全自动洗地机哪家好
- 想要做一下水电改造,是开槽好还是不开槽好呢?为什么?
- 霸气男生游戏名字
- 神武3手游全新卡级规则上线
- 新房电路实物安装解
- 飞度安装了新轮胎还是漏气是怎么回事呢?是轮胎的问题吗?
- 当我飞奔向你每天几点更新
- 关于新店开业怎么做推广效果好
- 长安区新区政府那边的房子升值空间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