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教学生的儿歌范唱能力

幼儿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音乐教育,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是衡量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一把标尺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幼儿弹唱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因为基础训练强度不够,没有形成钢琴弹奏的熟练技巧,不熟悉各种音阶、琶音,手指跑动能力差,一旦配上歌曲伴奏,显得手忙脚乱 。(2)缺乏系统的弹唱理论学习,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在实践上,键盘和声的练习不到位 。和声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够熟练,所以,在伴奏中左手只能跟着旋律音弹八度或单音 , 有的甚至只能打节奏 。(3)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歌曲在音型的选择上是有明显区别的,由于对音型分辨和使用能力差,选择面窄 , 不管哪一类曲子就用一两个音型,听起来枯燥乏味 。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从钢琴的弹奏编配、儿歌的演唱技巧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以“唱”为主 , 以“弹”为辅的弹唱方法,结合中职音乐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提高学生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 。
一、关于钢琴伴奏的训练要素
1.要打好钢琴伴奏的基本功 。钢琴伴奏顾名思义,一边歌唱一边演奏 , 伴奏者眼看旋律的同时,在大脑中形成和声的配置和音型织体的编配脉络,并能在钢琴键上快速及时地演奏出来 , 从而对歌唱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 。要将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相结合,不同的歌曲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钢琴演奏技术又是钢琴伴奏的基础 , 学生要在键盘上下工夫,熟练地掌握大小音阶、琶音和弦连接,并把这些技巧类型转化为简单的伴奏音型来进行弹奏 , 还要训练手指跑动能力,做到迅速、准确、灵活,快速移调 。手指跑动能力是钢琴演奏比较难的技巧,要掌握触键方法,拿捏好手臂的支撑力量,坚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熟练技巧 。
2.要掌握丰富的音乐编配理论知识,没有理论的支撑,弹奏流于形式,成为声音的外壳,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灵魂 。一首歌曲在手 , 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唱了解歌曲调式、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体裁形式,并能快速设计和声功能、伴奏音型、前奏、后奏 。调式至关重要,一旦分析出错 , 所有的和声就会张冠李戴 。歌曲《哇哈哈》欢快活泼,深受幼儿的喜爱,在老师的伴奏下,小孩载歌载舞,是很好的伴奏曲 , 也是中职学生经常弹唱的练习曲 。可是在调式的分析时,有的学生看作小调式,以为结束在“6”上就是小调式;有的认为是大调式 。前者对偏音的处理不当造成调式分析失误,后者明显是缺乏调式的基本理论 。《哇哈哈》其实属于我国民族调式的羽调,在音乐创作时融入了新疆歌舞音乐的元素,在弹奏时 , 要注意发挥想象空间,想象小鸟在歌唱,小兔子在跳跃,这样音型的交替使用 , 延长音、模拟音的处理就找到了依据,左手的伴奏可以采用切分节奏来表现音乐的舞蹈性 。
二、关于演唱技巧的训练要素
1.演唱的基本训练,从声乐的角度来看 , 演唱的基本训练包括演唱的姿势、音色、气息的把握、咬字吐字、情绪等等 。弹唱时,采用标准坐姿,两肩自然放平 , 后背挺直 , 双手放在键盘上 。弹奏时可以适当加一些肢体语言,以调动幼儿情绪 , 引起学习兴趣 。
2.儿歌的演唱,以童声音色为主,因此,不能叫喊、白声和挤压 。要加强对发声方法的训练 , 唱得明亮、柔和、悦耳、清脆;气息的运用可采用胸腹式呼吸法 , 注意吸气的位置,讲究发声、吸气的科学性 , 避免在句子中间和没有气息支撑时不规范的吸气 。
3.对不识字的幼儿 , 教师要采用范唱的方法 , 让幼儿学会聆听,咬字要清楚 , 字头字腹字尾连贯、准确、亲切 。如果吐字都不清楚,听众会觉得别扭,传情达意就会大打折扣 。
4.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情调的歌曲,演唱上要不同对待 , 区别处理 。小孩子容易形成“学生腔”,读书唱歌一个调 。教师的训练就要在情绪上、音色上注意调控,使得更接近儿童天性,更加生动活泼,活跃幼儿生活,协调课堂气氛 。一首《颠倒歌》在模仿各种动物的肢体语言进行颠倒的演唱,借助夸张表情 , 营造了轻松幽默的氛围 。
5.弹与唱之间的关系 。伴奏固然重要,伴奏是伴随歌曲的演唱,所以 , 要总体服务于演唱,对歌曲起到烘托补充丰富的作用,成为歌唱的音乐背景 。
【如何培养幼教学生的儿歌范唱能力】
以上 , 是自己做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希望能对同行给予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