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庭院花诗句
关于庭院花诗句1.赞美庭院花开茂盛的诗词
五首庭院美景诗 作者:中林承强
1.小院逢春
院小逢春都可意 , 楼高得月总舒心 。
农家致富振华夏,美景怡人日月新 。
2.楼台
盈窗梅得月,满院竹笼烟 。
小鸟忘情地,楼台极目天 。
3.楼楼阁风光
梅花开五福,竹叶报三春 。
楼阁风光有钱山曙色新 。
4.楼前屋后
萧萧花竹影,磔磔水禽声 。
屋后荷花艳,楼前曙色明 。
5.溪山山幽居
门临三面水 , 鱼戏半溪莲 。
仰止疑无路,通幽别有天 。
供参考 。
2.描写庭院的诗句
朝归书寄元八唐白居易 进入阁前拜 , 退就廊下餐 。
归来昭国里,人卧马歇鞍 。却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 。
况当好时节,雨后清和天 。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 。
瓶中户县酒,墙上终南山 。独眠仍独坐,开衿当风前 。
禅僧与诗客 , 次第来相看 。要语连夜语 , 须眠终日眠 。
除非奉朝谒,此外无别牵 。年长身且?。?倨缎纳醢?。
幸无急病痛,不至苦饥寒 。自此聊以适,外缘不能干 。
唯应静者信 , 难为动者言 。台中元侍御,早晚作郎官 。
未作郎官际,无人相伴闲 。玩新庭树因咏所怀唐白居易 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 。
动摇风景丽 , 盖覆庭院深 。下有无事人 , 竟日此幽寻 。
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 。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 。
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 。偶得幽闲境 , 遂忘尘俗心 。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春六十韵唐元稹。
启齿呈编贝,弹丝动削葱 。醉圆双媚靥,波溢两明瞳 。
但赏欢无极,那知恨亦充 。洞房闲窈窕,庭院独葱茏 。
浪淘沙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
一任珠帘闲不卷 , 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
相得玉楼瑶殿影 , 空照秦淮 。虞美人宋苏轼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 。
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
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念奴娇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 帘垂四面 , 玉栏干慵倚 。
被冷香消新梦觉 ,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临江仙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 为谁憔悴损芳姿 。
夜来清梦好 ,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浣溪沙宋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 , 晚风庭院落梅初 , 淡云来往月疏疏 。
玉鸭薰炉闲瑞脑 , 朱樱斗帐掩流苏 , 通犀还解辟寒无 。水龙吟宋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 , 佳人天远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
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 。
悄无言、魂消肠断 。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 。
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 。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
昭君怨宋陆游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 。小景写潇湘 , 自生凉 。
帘外蹴花双燕 , 帘下有人同见 。宝篆拆官黄,炷熏香 。
蝶恋花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 乱红飞过秋千去 。
踏莎行慢宋欧阳修 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 。难成暮雨,更朝云散 。
凉劲残叶乱 。新月照、澄波浅 。
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 。强来就枕 , 灯残漏永 , 合相思眼 。
分明梦见如花面 。依前是、旧庭院 。
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 。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 。
临江仙宋柳永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 。绮窗外 , 秋声败叶狂飘 。
心摇 。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 。
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萧条 。
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 。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 。
魂消 。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 。
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鹊桥仙宋戴复古 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檐外雨声初断 。
喧喧两部乱蛙鸣,怎得似、啼莺睍睆 。风光流转,客游汗漫,莫问鬓丝长短 。
即时杯酒醉时歌,算省得、闲愁一半 。丑奴儿慢/采桑子慢宋潘汾 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
对浓绿阴中庭院 , 燕语莺啼 。数点新荷翠钿,轻泛水平池 。
一帘风絮,才晴又雨,梅子黄时 。忍记那回,玉人娇困,初试单衣 。
共携手、红窗描绣 , 画扇题诗 。怎有如今,半床明月两天涯 。
章台何处,应是为我,蹙损双眉 。八归宋姜夔 芳莲坠纷,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筱墙萤暗 , 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 , 问水面琵琶谁拨 。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
渚寒烟淡 , 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 , 玲珑闲看月 。
【关于庭院花的诗句】
3.关于庭院的诗句有哪些
1. 庭院深深深几许 ,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 欧阳修
释义: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
2.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 李清照
释义:庭院很深很深 , 不知有多少层深 , 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 。
3.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宋 晏几道
释义:庭院下的柳树还有人弹奏歌曲,花丛间也有姐妹在嬉戏 。
4.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明 夏言
释义:太阳渐渐落下,庭院也显得阴暗了些,散落满地的树荫和飘零的花朵 。
5.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清 纳兰性德
释义:夜过残更,两人偎依庭院 。燕子已在梁上栖息 。
6.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 。——《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 清 谭献
释义: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 。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结果大失所望 。
7.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清 纳兰性德
释义: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 , 醉意也渐渐消减 。现在 , 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 , 不知那人心,是真情?还是假意?
8.前时小饮春庭院 。悔放笙歌散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宋 柳永
释义:那是从前的一个春天 , 我在一处庭院里小酌,这里有歌相随,有舞相伴,并有幸和她邂逅 。可是 , 我现在悔恨当初轻易放手让她离我而去 。
9.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念奴娇·春情》 宋 李清照
释义:萧条冷落的庭院 , 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 。
10.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宋 陈亮
释义:更哪堪 , 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 。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 , 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
4.描写“庭院”的诗句有哪些
1.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 帘幕无重数 。
——(宋)欧阳修《蝶恋花》
释义:庭院深深 , 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 , 飞扬起片片烟雾 , 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
2.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
——(宋)辛弃疾《临江仙》
释义: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 , 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 。
3. 柳下笙歌庭院 , 花间姊妹秋千 。
——(宋)晏几道《破阵子》
释义:庭院下的柳树还有人弹奏歌曲,花丛间也有姐妹在嬉戏 。
4. 谢家庭院残更立 , 燕宿雕梁 。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
释义:夜过残更 , 两人偎依庭院 。燕子已在梁上栖息 。
5.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 。
——(清)谭献《蝶恋花》
释义: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 。爱人远行,少人来往,乌云般的头发上插着精美的头钗,一位红颜女子独自幽居 。女子忽然听见自己的鹦鹉在呱呱人语 。庭院深深人十酣肖鹦鹉突然开口说话令人惊喜,她急忙开门,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 , 结果大失所望 。
6. 纤月黄昏庭院 , 语密翻教醉浅 。
——(清)纳兰性德《如梦令》
释义:黄昏时的庭院 , 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 。
7. 前时小饮春庭院 。悔放笙歌散 。
——(宋)柳永《御街行》
释义:那是从前的一个春天,我在一处庭院里小酌,这里有歌相随 , 有舞相伴,并有幸和她邂逅 。
8.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
——(宋)李清照《临江仙》
释义:庭院有好多层,云簇阁楼的窗户,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四周,春天却迟迟不来 。
9.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
——(五代)李煜《浪淘沙》
释义: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 , 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
10.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
——(宋)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释义:落花已在风中旋舞飘飞 , 黄昏时偏又阴雨霏霏 。清晨,庭院里一半铺着残红,只有蛛丝千丈,飘荡缠绕在高高的晴空 。
5.关于庭院的诗句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朝归书寄元八
唐白居易
进入阁前拜 , 退就廊下餐 。归来昭国里,人卧马歇鞍 。
却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 。况当好时节,雨后清和天 。
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 。瓶中户县酒,墙上终南山 。
独眠仍独坐,开衿当风前 。禅僧与诗客 , 次第来相看 。
要语连夜语,须眠终日眠 。除非奉朝谒 , 此外无别牵 。
年长身且健,官贫心甚安 。幸无急病痛,不至苦饥寒 。
自此聊以适,外缘不能干 。唯应静者信,难为动者言 。
台中元侍御,早晚作郎官 。未作郎官际,无人相伴闲 。
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唐白居易
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 。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 。
下有无事人 , 竟日此幽寻 。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 。
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 。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 。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
6.描写院落的诗句
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
正对着房门 , 有一条幽深、静穆的小道,两边杜若等花草繁茂,芬芳四溢,令人留恋 。曲径通幽,离居室不远处又是美丽迷人的桃花源 。诗人借用两个典故,状难写之景于目前 , 把那种绚烂多彩、让人陶醉的景色,宛如一幅画卷般展现在我们面前 。
注:径 , 小路 。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大雨刚刚过去,天空格外晴朗,万物清新 。座落在翠绿丛中的庭院,更加整洁、明亮,一尘不染,更听不见喧哗嘈杂之声 。恬静、幽深的环境,如世外桃源,流露出诗人对浑浊现实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爱慕之情 。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松林中的房屋 , 静静地沐浴着明月的清辉 。太阳拨云而出,鸡犬在晨曦中喧闹 。诗人用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悠然 。
注:房栊,窗户,这里指房屋 。
狭径花障迷,闲庭竹扫净 。翠羽戏兰苕,赬鳞动荷柄
弯曲的园中小径旁 , 春花即将凋尽,空荡荡的庭院里,已被我用竹帚打扫得干干净净 。翡翠鸟在兰花上欢啼嬉戏 , 金鲤鱼在池中荷花边翻腾游动 。诗句充分表现出春夏交替时期的景致,精巧细腻,生动活泼 。
注:赬(chēng),红色 。苕(tiáo),草花 。
背郭堂成荫白茅 , 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杜
甫在亲友的帮助下 , 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了草堂 。诗中描绘了草堂幽美的自然景色——用白茅覆顶的草堂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俯瞰
郊野一片青葱 。桤林蔽日,风吹叶响,似在细声吟诗 。轻烟笼罩竹林,竹叶梢头露珠欲滴 。更令人欣慰的是乌鸦燕子都携儿带女来草堂筑巢定居 。诗句生动细致地表
现了诗人历尽兵燹之后 , 携妻子儿女初定新居时的喜悦心情 。“将数子”、“定新巢”,不只言禽鸟,亦暗比诗人一家 。
注:桤(qī) , 一种乔木 。止,栖息 。将,携带 。
月高鸡犬静 , 门掩向寒塘 。夜竹深茅宇,秋庭冷石床
夜空晴朗,浩月当空 , 四周万籁俱寂,紧闭的屋门对着寒冷的池塘 。苍翠的竹林掩映着茅舍,秋风吹得庭院中的石床冰冷 。诗句渲染了卢处士庭院的幽雅、宁静和略带寒凉的气氛,为抒发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 对才智之士无用武之地的怨恨做了铺垫 。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时世混浊,家中无人来寻访,院门紧紧地关闭着,院落之中野草丛生 。满院秋草丛生曲折暗示主人不愿料理庭院的心境 。诗句充分反映出了主人公孤单、寂寞和宦途受挫后的惆怅 。
百亩庭中半是苔 ,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宽广的庭院中,几乎青苔铺地,桃花都不见了 , 菜花正在开放 。种桃的道士去哪里了?前度看花的刘郎现在又回来了 。用比喻的方法寓示了作者的政敌或死或失势,而作者以不屈的形象再度回到朝廷上 。
注:桃花,喻那些新贵 。道士,喻指当时打击革新运动的当权者 。刘郎 , 指诗人自己 。在此之前,诗人曾写《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其中以桃花喻保守派新贵 , 加以讽刺 , 因之二次被贬连州 。十四年后返回长安,又写此诗 。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昔日名将郭子仪去世已多时,他住过的宅院四十年后化作了寺庙 。内中歌台舞榭尚存,但已是古槐幽深、车马断绝,人烟稀少了 。在茫茫的暮色中不时传来哀伤的蝉鸣 。诗人落笔于郭子仪的旧宅悲凉景色,抒发了对平叛复国名将的无限敬仰之情 。
注:汾阳,即郭子仪 , 华州(今陕西华县)人 。玄宗时为朔方节度使,平“安史”,联回纥,征吐蓄,以一身系国家安危二十年 。累官至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
7.赞美庭院的诗句有哪些
1、宋·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 ,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 乱红飞过秋千去 。
2、宋·李清照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
感月吟风多少事 ,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 , 踏雪没心情 。
3、宋·晏几道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柳下笙歌庭院 , 花间姊妹秋千 。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 。凭谁寄小莲 。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 。绿鬓能供多少恨 , 未肯无情比断弦 。今年老去年 。
4、明·夏言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 。瞢腾春梦绕天涯 。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 。酒醒明月照窗纱 。
5、清·纳兰性德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银墙 , 不辨花丛那辨香 。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
李清照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南渡以后,清照词风,从清新俊逸,变为苍凉沉郁,这首《临江仙》是她南渡以后的第一首能准确编年的词作 。国破家亡,奸人当道,个中愁苦,不能不用含蓄曲折的笔法来表达 。少女时代的清纯 , 中年时代的忧郁 , 一化而为老年时期的沉隐悲怆 。
8.形容花园古诗词
《次韵赵端明万花园》年代: 宋 作者: 方岳万花锦绣同民乐,不比青山独乐园 。
办得春风共花醉,尽教蝶闹与蜂喧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年代: 宋 作者: 陈著前贤眼力到 , 占得此名区 。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 , 花外起晴凫 。
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 。《三月二十九日饮杭州路耿同知花园》年代: 宋 作者: 方回巢燕春泥久已融,虞弦节近鼓薰风 。
枝枝烂熟樱桃紫 , 朵朵争妍芍药红 。冠豸霁威贤御史,雕虫得隽老诗翁 。
十分蚕麦今年稔,我辈何妨酒一中 。《维扬万花园》年代: 宋 作者: 宋伯仁细柳营基锁绿苔,万花新种小亭台 。
芙蓉喜见江南客 , 故向西风一夜开 。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 , 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 , 生机勃勃的日子 , 当新春到来之际 , 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 , 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有的是正月十九)结束 , 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 , 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满、蒙古、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 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是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庆祝新年的主要节日 。越南语称为“Tt Nguyên án”(元旦)、日语称为“正月”(注:日本节日“正月”类似于中国的元旦也即1月1日 。)(明治维新后改称旧正月) 。现在春节除了在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一词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节日,位居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传说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 , 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起源 , 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 。“年” , 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 。”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 , 屋内烛火通明 。“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 , 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有说“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 , 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 。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 ,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年的时间不一样 。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十月为岁首 。西汉时,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 , 才明确规定一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 。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 。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
来历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满、蒙古 , 瑶、壮 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 。汉族过春节 , 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春节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 。古代的春节 叫“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据考证,春节成为正式冠名就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2月31日革命党人的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的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正式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进一步明确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被广为流行至今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 , 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等则流传了下来 。
节日意义
辞旧迎新 自古至今 , 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 。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 , 月之朝 , 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 。”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 。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意思是说:这一天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 。可是,这只是我们传统历法所确定的一年的第一天 。春节日期在公历上的不固定,并不是由于我国传统历法不科学,而是由于我们祖先的哲学观念与西方人不同 。西方哲学强调对立,所以基督教只能选择一神论,其历法就以太阳为唯一依据;中国哲学强调和谐,阴阳调和,才能生生不息 , 所以我们的历法对太阳与月亮并重 。中西两种历法的不同反映了中西两种哲学的不同,这是一个文化选择的问题,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 而不存在哪一方更科学的问题 。由于西方文化的优势地位,他们的历法在世界范围得到普遍使用,为了方便,我国政府在公务活动中采取公历,这是适当的 。但是 , 公历根本无法反映我们的哲学观念 , 我们传统的节日也根本无法在公历中体现出来 。所以,政府也同时颁布夏历 , 用以安排日常生活 。不仅我国如此 , 东邻韩国也同时实行这两种历法 。
节日习俗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 包饺子
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 。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温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诚祈祷,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与家人一起获得幸福 。其中,多为佛教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 , 也叫“扫尘日” , 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 , 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 。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 , 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钟馗、秦琼、敬德)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 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 除夕晚上 , 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 , 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 , 响声此起彼伏 , 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 , 吃团年饭,初二、三 庚寅年新年贺图
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 。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傩舞跳钟馗、舞狮子 , 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 。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春节 , 燃放爆竹,在门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 , 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 。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 。春节所剪的鸡 , 其实就象征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 。据说尧帝时,过去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每年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 。人们刻木头的重明鸟,或者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来 。因重明鸟样子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 。《韩诗外传》说 , 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贴画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贴门神 朱仙镇木板年画“对脸门神马上鞭”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 。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不是神茶、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 。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陕西西安户县钟馗故里欢乐谷的“唐 。赐福镇宅神君钟馗”和秦叔宝、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 。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 。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 。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 。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 , 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 。太宗应允 。那一夜果然无事 。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 , 贴于门上 。”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 。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 , 高约二尺,宽约一尺 。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 。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 。第三类是“屋门门神” , 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 , 也是黑白二神 , 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 。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 。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 ,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 ,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琢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 年画“年年有余”
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 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钟馗赐福镇宅》、《钟馗日历表》、《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挂千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 , 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 。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 , 为市肆所用 。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 , 与压岁钱一样 , 有压胜的作用 。隔年饭 在北方 , 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 , 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
腊月廿三、廿四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 , 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 。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 , 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早在宋朝 , 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 , 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 。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 。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 , 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祭灶 灶王龛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 , 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 。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 , 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 。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 。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 , 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 。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 。前者庄重,后者花梢 。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 , 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 , 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 。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 , 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 , 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 , 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 , 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 , 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 , 别有风味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 。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 , 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 , 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 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室外屋内 , 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 。“腊月二十四 , 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 ,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腊月廿九、大年三十(除夕)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 , 称之为“除夕” 。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 。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 。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 , 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 。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 , 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 , 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置天地桌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 。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 。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 , 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 。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 , 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 , 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 。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 。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 , 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吃年夜饭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 , 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 。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 吃年夜饭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 , 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 , 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 , 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 , 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 关于二手车,1993年到95年的北京吉普切诺基,现在二手车市行情是什么价格?多钱?淘宝有家卖五六千元的,靠谱吗?
- 灵谷洞·得名原因是什么
- 关于登山的诗句大全
- 关于爱情的古诗句六字
- 关于坚守忠诚的诗句
- 写节日的诗句古诗大全四句
- 关于迪拜的所有资料?
- 一年级描写四季的诗句
- 每句八个字的诗句
- 关于饮酒的古诗 关于饮酒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