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饮食文化

海丰古代饮食为?饭稻羹鱼?;明末以后 , 番薯逐渐成为主食海丰故有?番薯县?之称;改革开放以来,主食大米,兼食面粉等一日三餐,农忙时或加两餐点心;早餐吃粥 , 午餐、晚餐吃干饭,或午餐吃粥,早餐、晚餐吃干饭,各地不一 。受省港习俗影响,民国以后,汕尾等城镇饮早茶之风渐兴,改革开放以后更浓 。夜间劳作者常结伴到大排档?宵夜? 。
居家食俗较为随便、节约,菜肴多是时菜、鱼肉,俭约者佐以咸菜、 菜脯、榨菜等 。节日食俗和礼仪食俗则丰盛、铺张 , 俗称?食排场?或?食九簋?;为讲义气和体面,戚友交往,常备家宴款待,故有谚谓?头好做人客,二好过年节? 。饮食口味清淡、浓醇并重 , 生脆、爽口为佳 。喜吃蚝鲑、虾鲑、鱼鲑等,传统菜式有大三仙(猪脚、墨脯、鸡)、小三仙(猪肉、鳗鱼、蚝)、大粒参、甜扣玻璃肉、鳗鱼咸菜汤、蛤仔汤、三鲜汤、鱼丸、肉丸、蒸膏蟹;蒸龙虾、蒸排骨、炒鱿鱼、炒鲜蚝、炒丝蚶、白斩鸡、反沙芋、冬瓜盅等等 。
海丰小食,甜、咸各有许多款式,常见的有油麻糊、豆花、豆浆白果羹、地豆羹、三豆汤、蛤春丸、狗毛糕、草粿、鱼粥、虾粥、肉粥、甜酒糟,、饺子、冬节蛤、小米(薯粉饺)、扁食(云吞)、甜丸、咸丸、 猪肠粿、 , 重糕粿、菜包粿、扎头粿(碗仔 )、印桃粿、菜头丸、水糍、油糍、鼎客仔、甜粿、发粿、松粿、凉粉粽、牛脚粽、三角粽、炒米方、豆方、油条、油角、煎堆、薄饼、月饼、剪酥、豆酥、纸牌糕、麻宝、蛋糕、蛋卷和各类包点等 。
【海丰饮食文化】
妇女传统日常饮料是?牙钵茶?,把茶叶放于茶钵内,稍擂几下,放几粒盐,将开水冲下即可;或用菝仔叶、芒果叶、苦刺心等代茶叶均可 。稍高级的叫?炒米茶?、?油麻茶?,即于?牙钵茶?上撒以芝麻、炒米、花生 。?菜茶?过去于每年元宵节才品尝,现在一般人家闲时也做菜茶,以猪肉、鲜虾、鱿鱼、鱼脯、菠菜等为料,置于碗中,撒上花生、炒米,淋上淡茶或猪骨汤,再以胡椒粉调味,便成喷香可口的菜茶 。公平等地还盛行?饭茶?,即菜茶中加有米饭 。也有饮?功夫茶?的习俗,但不如潮汕地区那样讲究和普遍 。家中遇有值得庆喜的事情,如婴儿出生、病人出院、喜迁新居等等 , 泡茶请亲邻戚友; ?食茶?成了一种沟通邻里亲友感情的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