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园门,再出稍显狭促的门厅,趁步连廊依墙一段,景象豁然顿开,纵目四顾,己身处澄漪亭挑廊之上 。推窗望去:一方荷塘清凉扑面 , 三两飞燕掠碧而去;六角亭凌波依卧,两水松作亨哈耸立;船厅傲首北面,据岸久泊候佳人款步登临,花亭举翼在东,邀拱石树杪浑然入画 。再看水中:百龄龙眼树如巨椽大伞遮蔽房舍,又将投影把池面刷上大片墨绿,平生出习习凉意 。低头细看:水质清澄,游鳞翔底;水面风静,微泛涟漪 。岸边花枝含风,蕉叶弄影,碎撒池中湮映,忽如一阵粤音入耳 , 脑际间又多出些岭南水乡弥漫的情愫 。
澄漪亭不但与船厅互为对景,还可平视高低错落而又有花树掩映的房舍亭院,以及东岸拱石凌空、枝叶疏遮密掩的花?亭 。更有近望远眺的花大如碗的玉堂春、堪称千年活化石的银杏树衬入眼帘 , 确实是待客品茗、赏荷寻景的好地方 。对景 , 是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法之一 。在园林中赏景要注意各景点的题名、题字,一如《红楼梦》所言:“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园林中的建筑之名,即是此景点观赏景致的提要 。所以,名曰“澄漪亭”,观者大可贪满目秀色入目,更要纳水中云天入怀 。澄漪亭名为亭,实际上采用的却是典型的水榭做法:临水架起平台 , 平台部分架在岸上,部分伸入水中,平台上建有长方形的单体建筑,临水一面是常用落地门窗 , 开敞通透 。观者既可在室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 。为何龙氏要将水榭命之为为亭难窥其原意,但是,龙氏不拘常理每出新意,还会出现在清晖园的其它方面 。清晖园原为明未状元黄士俊府第,后为清朝进士龙应时购得 。应时之子翰林龙廷槐辞官南归,筑园奉母 。碧溪草堂,据传是清晖园最早建筑 。早先应是龙氏供母之处,可能老人西去之后才定名 “草堂” 。理由是:孝字为先的龙氏总不至于把其母起居之所命名为“草堂” , 这完全是文人士大夫隐逸归真、自然无为的心志表达;其次,谓之“堂”者,均是园林中的主要停留点,也是园主常用于待客的地方 。所以,碧溪草堂极有可能是龙氏后来取名 。
在碧溪草堂明间 , 设有一座镂空疏竹木雕圆光罩,其工艺精湛且古色生香;两侧玻璃屏门的裙板上,用隶书、篆书和鸟虫书体镌刻有四十八个形态各异的“寿”字, 称为“百寿图” 。通常“百寿图”都是百字构成 , 而龙家子弟所作此“百寿图”偏偏只有九十六个“寿”字 。个中原因大可由观者猜测,也许是龙氏故意给后人设的话资,也说不定能从中悟出些龙氏对儒道释的另类见解,不失为一文趣 。草堂槛窗下嵌着一幅题为轻烟挹露的百年阴纹砖雕,刻有幽篁丛竹,刀法圆熟 。砖雕题跋:“未出土时先引节,凌云到处也无心,一表筑园者志向心迹 。六角亭与碧溪草堂之间以池廊相接 , 此亭多半是当年龙氏老母、**及女眷活动之处 。亭边设有美人靠,既可“常倚曲阑贪看水”,也宜凭栏玉立,体味荷塘听雨任东风的情愫 。池廊上的每道横梁都雕有精美的菠萝、杨桃、香蕉等岭南佳果,散发出浓郁的南粤风土气息 。再看亭柱楹联书的是:“跨水架楹黄篱院落, 拾香开镜燕子池塘”,恰可解六角亭“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李白《清平调》)之风情 。
中国古建筑的廊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廊、水廊、桥廊等形式 。廊不仅作为个体建筑之间联系通道 , 还起着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 。清晖园六角亭这组空间的池廊,廊的一面完全倚墙被墻封闭,所以,称之为单面空廊 。沿池廊直出即抵达船厅 。船厅也叫旱船、舫、不系舟 , 是中国园林模仿画舫的特有建筑,船厅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类似跳板,令人处身其中宛如置身舟楫的效果 。清晖园的船厅纯为旱船,相传是模仿昔日珠江紫洞艇建成,它与惜阴书屋真砚斋南楼组群 , 借一带廊旱桥连通,以百年紫藤相系,曲折通道两侧饰以水波纹 , 船舫神形已是具毕 。船厅为二层楼屋,据说原是**绣阁,绣阁与南楼形成船的前舱后舱 。在船厅门正面,雕有绿竹数竿,厅内花罩镂空成两排芭蕉图案 。值得注意的是蕉下石头上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蜗牛,犹如白石老人阔笔泼墨枝叶之后再精勾细勒飞虫,在左顾右盼的视觉大餐之后,再注目这毫纤小物,不由顿生另一番奇趣 。
与船厅跰足而建的惜荫书屋和真砚斋,见一些介绍文章均认为是园主人作学问之处,实际上还可以有另一种理解:在庭园深处(靠原后门),有专供园主人起居与做学问的两座院落――归寄庐、笔生花馆,从笔生花馆的体量与名称来看都更符合园主身份 。因此,惜荫书屋和真砚斋是供其公子、**们惜荫苦读以求真砚至理应该更合情理 。沿荷池东去 , 又是一种风光:曲径逶迤欲左先右,石引飞虹欲上先下;漫步寻芳迷眼目 , 闲庭信步过石荆,带一袖花香来到花亭下 。“亭者,停也” 。园林中每一亭轩既与其它景点成对景 , 又是一个值得停留的赏景点 。花亭景象果然不同:近者苔侵石岸绿水漾落花红,远者曲廊连堂榭修墙衬垂柳;莺歌燕舞令人不禁寻章摘句,煦日和风搜肠拍脑却是对花无语 。虽然不能在此石阑点笔梧叶题诗 , 却是最能激发创造灵感的去处 。遥想当年龙家进士,也曾在“花亭”下觅佳构,“笔生花馆”著华章 。
花亭在结构上颇有特点 , 为了使亭内仰视平面与四角攒尖灰塑瓦顶风格一致,达到归隐脱俗的意境,免却常见的彩绘天花、藻井,而采用“不露望砖木椽者,覆以板纸,”被计成(明代造园名家)称为“仰尘”,李笠翁(画家兼造园家)称为“顶格”的做法 。游清晖园,也可以看出园主对高节虚心的竹有着独特的崇敬,园内多处都有“岁寒三友”之一的形象 。或是借物咏志 , 园主还嫌不够,又在庭园深处南楼后另辟一院落,名为“竹苑” 。竹苑地幅狭长 , 却广植修篁 。竹影婆娑应风入,蝉呜短长景更幽;巷院尽处,玲珑壁山迥峰卷云 , 袖珍眼泉甘冽清甜;左厢是“笔生花馆”,进士秉烛伏案妙笔生花,右厢是“归寄庐”,龙氏卸任闲赋聊寄卧龙庐 。从“竹苑”潜过“斗洞,即来到由“归寄庐”、“小蓬瀛”与木楼组成的另一院落 。归寄庐与“小蓬瀛”直廊相接,“归寄庐牌匾是均安上村(李小龙祖居)咸丰 探花李文田所书 。木楼房正面有一幅大型木浮雕, 仙桃树枝繁叶茂结着一百多个仙桃,树下蓬岛石山 , 芝兰飘逸 , 名为“百寿桃,是一件艺术珍品 。清晖园的“百寿桃与“百寿图”, “小蓬瀛”与寓意三神山的“斗洞”、壁山 , 无不折射出园主祈福祉、求长寿的尚德心态(蓬莱、方丈、瀛州为三神山) 。
清晖园占地面积不大,走完“归寄庐”、“小蓬瀛” 院落就算游完了清晖园,但是 , 路已走完,其意并未尽矣 。园林表层的艺术境界是“诗情画意”,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 , 以少胜多;构园如图之册页画之手卷,章法经营计白当黑,清晖园就是一例佳构 。
清晖园一鉴方塘的做法在江南园林中是罕见的,园林中叫做“理水” 。理水同样出自画理,讲究有曲有源,所以水岸曲折,作石矾滩头,设港汊水口,使小水面有浩渺之感 , 确实有空间拓展之效 。而清晖园荷塘却能不囿常理,深池四壁 , 周以高树廊房,拒华南炎暑,自得一派清凉,对全园气温都能起到适量调节 。除此功能之外,水面开阔无目障 , 这就使得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池廊、船厅、惜荫书屋、真砚斋和花?亭等景点好似国画长卷一一展开 。似这种对景相成、步移景异的全景式空间,实在不宜把荷塘与船厅一带分作两段欣赏 。赏园如赏诗 , 讲究“比、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南山与篱菊或缺一项,都难成为千古绝句 。
【清晖园的园林景色】
清晖园之所以能在数亩之地造万千气象,让人目不暇接,构园者运用了小中见大(如片山寸石状奇峰险崖)、虚实相济(如荷塘的平远与园后两院落楼屋鳞毗)、园中设园、延长游园路线等构园手段 。清晖园在组织景面序列关系方面也是很成功的 。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池廊、船厅、惜荫书屋、真砚斋和花?亭虽然都是单体建筑,但是运用池廊衔接、古树穿插、曲直途径相连,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空间联系,加上前面谈到的对景相成、步移景异的运用,又有了起承转合的景象组群 。
清晖园美不胜收,因其能以少胜多、因陈设色,使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 。清晖园情真意趣,就在于师法自然,状物于似与不似之间,推人至物我交融的境界 。
园内有大量装饰性和欣赏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 。园内妙联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韵尚存,艺术精品比比皆是园内保存的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就是一套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已被初步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
- 华为手机有记录跑步的软件吗?
- 怎样做出一份和西餐店里一样的鸡胸烩饭?
- 鱼汤怎么做法好吃
- 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酱香饼酱的做法有哪些?
- 运动服哪个品牌好
- 无锡最大的自行车市场在哪
- 河南周口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 仿皮的衣服裂口了怎么办
- 中国体育运动用品的企业的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