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音乐作品有那些

《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普罗米修斯》、《魔王》、《鳟鱼》、《菩提树》、《天鹅之歌》、《未完成交响曲》、《死神与少女》、《鳟鱼》、《冬之旅》、《流浪狗》等等 。
1、《美丽的磨坊少女》
美丽的磨坊少女叙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天真少年对爱情的憧憬与幻灭的过程 。流浪的少年在河边磨坊邂逅了磨坊主人的女儿,因着她的美丽,他不再流浪,期盼这份蕴藏在心中的情感有个美好结局;怎奈这份憧憬却让一个突然到来的猎人粉碎 。
痴情少年抱着患得患失、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开始放逐自己,他沿着河岸走下去,爱情的幻灭让他痛不欲生,最后只好殉情 , 投入小溪流的怀抱中 。舒伯特笔下的乐声,便把这出精致的“歌曲小说”经营得非常感人 。
舒伯特在创作之时,赋予每一个角色固定的调性 。例如小溪流用G大调表示 , 这条溪流引他进入一个爱情的漩涡 , 听过他的低声细诉,也提供他生命的最后归宿 。心情愉快时表现磨坊用C大调 , 哀伤时则用C大调的关系小调A小调 。描述爱情的幸福时一定是A大调,猎人的出现则用C小调 。
2、《死神与少女》
《死神与少女》(亦称《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一部由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FranzSchubert)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共分为四大乐章 。这首四重奏 , d小调,作品编号D810,因第二乐章主题旋律与舒伯特1817年创作的歌曲《死神与少女》类似而具标题 。作于1824-1826年,1826年2月1日在维也纳约瑟夫·巴尔特的家中首演 。
3、《冬之旅》
舒伯特的《冬之旅》是德国艺术歌曲文献中最重要的连篇套曲,其在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声乐与钢琴的相互补充、音乐优美与深度兼顾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
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美丽的磨坊女》和舒曼的《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和《连篇套曲Op.39》,但在规模上都不如它庞大丰满 。为了表达原诗的情感,作曲家在节奏、旋律、织体、调性方面都根据原诗的情绪进行了处理 。使其在情感上产生更强的感染力 。
4、《魔王》
【舒伯特音乐作品有那些】
舒伯特根据歌德的同名诗所创作的叙事曲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著名的浪漫乐派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开创了艺术歌曲发展的新纪元 。《魔王》作为他重要的代表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试从多个角度讨论作品中各音乐要素的特点 , 浅析该作品创作的风格特征 。?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根据歌德同名诗创作,作于1815年 。当时作者只有18岁,这首叙事曲被编为作品第1号 。全诗的故事情节:父亲怀抱发高烧的孩子在黑夜的森林里骑着马飞驰,森林中的魔王不断引诱孩子,孩子发出阵阵惊呼,最后终于在父亲怀抱中死去 。
歌曲采用通谱手法 , 一气呵成,气势宏大 。诗歌中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由不同的音调体现出来 。作者充分展示了戏剧性的情节,如钢琴伴奏模拟马蹄疾奔的节奏贯穿全曲,低音奏出的风声描绘出夜幕中的森林冷风飒讽、咄咄逼人的情景,烘托出沉闷恐惧的气氛 。作者还以小二度上行模仿孩子的惊呼 , 形象地刻画出孩子愈加惊恐的神情 。
5、《鳟鱼》
《鳟鱼五重奏》,"歌曲之王"舒伯特在1817年创作了著名的艺术歌曲《鳟鱼》 。这部为钢琴与大、中、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所做的作品共分五个乐章,以第四乐章最为著名 。在原作的歌曲中 , 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描绘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动的鳟鱼的可爱形象;
而后,鳟鱼被猎人捕获,作者深为不满 。作者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他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揭示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伪与邪恶所害 。
舒伯特这首A大调五重奏与通常的钢琴五重奏不同,不是那种钢琴加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而是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四件弦乐器的组合,亦即比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 。再者 , 这首曲子有五个乐章,这一点也与众不同 。因为第四乐章是采用舒伯特本人的歌曲《鳟鱼》的旋律而作主题与变奏,所以此曲俗称《鳟鱼五重奏》 。
百度百科-舒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