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什么意思?

意思是: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听起来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 。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学海无涯,因为处处虚心向别人请教 。一知半解的人,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到处卖弄自己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道德经》第81章 。
1、“信言不美 , 美言不信“
“信”者,诚实也 。“信言不美”,是说凡是诚实之言,都是质朴无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行一致 。说到做到者,此谓之“信言” 。凡是信言,句句真实,句句质朴 , 没有虚伪粉饰,没有投其所好,没有奸巧诡诈,而且都是真诚一片,所谓“忠言逆耳”即是 。“信言”世人多不爱听,故称之为“不美” 。
“美言”者,即人都喜欢听的漂亮话,用浮华词藻装饰起来的虚言伪语 。此类“美言”,或是为了投人所好,美言悦人,以夸大之辞比拟、讨好别人;或为了达到个人某种目的 , 巧簧如舌,将黑说白,掩人耳目…… 。凡是美言,多是中听不中用,往往言而无信,言多谎诈 , 虚诞无凭,说话不算数,故终而不被人信 。有德之人,外行庄重,内心真诚,其言朴实,并不悦耳动听,但却句句忠恳 。无德之人 , 外行轻躁,内心狡诈,其言虽动听悦耳,却未必真实可信 。故曰“信言不美 , 美言不信 。”
2、“善者不辩 , 辩者不善“
善者不辩”,是说有道之人,全德备身,其言合于天道真理,可以道达人事 。言无彩文饰华 , 句句真实不虚,此乃“善言”也 。善言者则心必善,与人为善,不与人争辩 。哪怕是遇到委曲之言 , 侮辱性的语言 , 也必是心平气和,不动声色 。取人之善,当据其事理 , 不必深究其心 。别人偏激,我受之以宽;别人险仄 , 我待之以坦荡 。我不争胜于人,以善心待不善 。别人的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用浑厚以养大德 。当人来争辨时,自处超然 , 处人蔼然 。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不用巧辞奇说,其心自然清静平和 。先辈云:“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在讷(nè)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由此可知“不辩”之深义 。
所谓“辨者不善”,是说凡是“善辩”之人,皆是“嘴尖皮厚腹中空” 。因其心中空虚 , 缺乏德性涵养,理屈辞穷,夸夸其谈,以逞其能 。常见世人为争私利,或为显能,或抱偏知邪说以乱真 , 便以三寸不烂之舌,逞口锋之利 , 无理也要辩三分 。此即俗话所称之“舌辩猴” 。
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知者不博”,所谓“知者” , 即真智真慧,深知宇宙大真理者 。真知者从不显露,含光内敛,厚德贵藏 。所谓“不博”者,即守元抱一 , 专心致静 。不刻意追求后天知识的广博,绝学无忧,绝圣弃智 , 惟以一颗先天真心,求知大道 。待到功成性圆 , 大智慧已就,则能一知百知 , 一通百通 。深明宇宙真理,广知万物之性 。
有道之人,立于高维空间,总揽宇宙规律,执本驭末 , 执简驾繁,举纲目张 。对万事万物心领神会,明觉四达,洞晓阴阳,宇宙万物融于一心 , 此谓之“真知” 。知之既真,天地间一切事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虽不广搜远览,不出门户,而天地万物万事的变化消息 , 皆在其不见不闻的真性中,皆在无为自然之静心中 。故真知者虽不博学后天有为知识,而天地间的一切知识 , 则无所不知;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则无所不晓 。
“博者不知”,“博者” , 此处是指广见多闻,博览群书 , 研究古今,有丰富的后天知识 。“不知”者,是指这些所谓博学者,只知后天有为知识,只知显态世间的智观科学,而不知隐态微观、宏观、宇观世界的慧观科学 。只知显态科学的某个领域或某一学科,而难知宇宙这个庞大、复杂的超巨科学领域 。其知虽比一般人广博,但所知仅是表象,失却道要之真,而在宇宙大真理面前,仍是十分无知 。故曰“博者不知 。”
善者的面具——白色——纯洁
国王的面具——红色——威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什么意思?】
王妃的面具——绿色——柔顺
活佛的面具——**——吉祥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用白布或黄布缝制 , 眼、嘴处挖一个窟窿——朴实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