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导语所谓评课,顾名思义 , 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 , 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 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评课稿范文(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评课稿范文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古诗语言琅琅上口 , 便于记诵 , 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 , 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 , 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 。杜老师采用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感悟诗意——课外延伸”的方法进行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杜老师还制作了相关课件 , 把瀑布的、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美音乐 , 诗中比较难懂的词句等制成了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画意 。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 。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诗歌语言的精髓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 , 杜老师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分三步教学:第一、知诗人 , 解诗题;第二、明诗意,悟诗情;第三、课外延伸,感悟积累 。小组汇报抓关键字词理解诗意,并由几个关键词体会诗人夸张的浪漫主义风格,由此延伸出多首诗句让学生积累,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首诗,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评课稿范文
《清澈的湖水》是一篇文质兼美,寓德育、审美、环保于一体的文章 。老师用亲切的教态,儿童化的语言,独具匠心的设计,引领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整堂课让学生经历了难忘的精神之旅,师生一起为情所动,为美所醉,为真所净 。值得学习,至少是因为:1、这是一节有序的课堂 。
老师充分的准备、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以及驾驶课堂的能力自不必分说,课堂上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问,什么时候引导学生读,什么时候引导学生练,什么时候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都是心中有数,调控自如 。我想,这正是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到的 。
2、这是一节“情感”的课堂 。
对学生而言,每节课都应是一次难忘的 。情感经历 。本文词句很美,但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仅仅依靠文本很难感受到风景美和行为美 。本节课,老师把激趣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 巧妙地创设一些情境,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 。通过欣赏、音乐聆听、观看视频,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让每一个优美的词句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
3、这是一节扎实的课堂 。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评课稿范文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 。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 。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课文文字比较简单 。它的简单,一是课文结构相似,三次对话意思略显重复,文字也是差不多 。二是课文的语言浅显、易懂 。三是猴子没有种成果树的原因非常清楚,学生一看就明白 。佘老师今天上的课是比较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复习生字词语有新意
佘老师在复习生字时她有意识地让学生复习动作的词,然后让学生把动词送回家,在此基础上说出它们的规律 , 然后再填名称的词语,让学生在复习生字的同时掌握了正确合理搭配词语 。
二、整体感知练习说话
复习后老师让学生自己边读边思考:小猴种了哪些果树?结果怎样?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让学生对课文有个较为整体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佘老师让学生用“先……再……接着……最后……”,“拔掉、改种”说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的大体内容 。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猴子种梨树这一段时,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让他们在读中自己体会猴子种梨树时的心情,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他读的情感也不一样:有的学生说猴子很勤劳,他就有夸奖的语气在里面;有的学生觉得猴子很想吃到梨子,他就会读出着急的语气 。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大胆读出自己的感受 。本文中有三句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对这三句农谚的理解学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话来说,用自己的感觉去理解 。
四、读中感悟,读中悟情悟理
猴子听了乌鸦、喜鹊、杜鹃的话就改变了主意,每次的心理活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佘老师通过三句句子的比较,从他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没有耐心、很着急的猴子 。虽然种各种果树的时间都不一样,但他还是等不及 , 体会到句中“可、也、还是”表现了猴子越来越急切的心情 。
五、有扶有放,扶放结合
课文二至八小节描写了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的经过 , 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教学时,佘老师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 , 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时,以扶为主 。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猴子为什么拔掉梨树改种杏树?你从哪里知道的?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完成这两段的填空题 , 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第四至八节,以放为主 。让学生自己学习,接着引导他们按照前面学习二、三小节的方法 , 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
如果老师把朗读训练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让学生读好,那教学效果会更佳 。
幼儿古诗课评价《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以叙述故事来再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千古名诗的创作情景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创举,诗中有文 , 文中藏诗,诗文浑然一体,别具一格,是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 。吕老师在教学中从文与诗的融合上着眼,学文 , 以诗为线索,学诗 , 以文为参照;引导学生层层剥茧般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将思维的触角深入文本,融情感悟 , 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和缘由,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悟诗情 。
本课作为?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讨课,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的核心理念,即?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我们发现,刚开始上课时,学生是有些拘谨的 , 但随后我们能却分明地感受到学生的状态越来越积极主动了,学生的情感越来越真挚细腻的 , 学生的思维越发活跃开放了,学生的发言更为精彩个性了 , 这和吕老师合理的教学设计、巧妙的点拨引导是分不开的 。本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以题入手 , 分层研读,诗文相融,感受诗境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吕老师先引导学生初悟课题,从字面上去理解这行诗 , 接着引导学生再悟课题,感受文意 。她以课题为线索,抓住了课题中的关键词,来分层引导学生研读故事 。首先抓?佳节? ,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中的有关词句,抓住?一大早?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等关键词语,感受人们欢度重阳佳节时的热闹快乐 。再抓?思亲?,引导学生抓住?15岁?和?已经两年了?感受王维年幼离家身为异乡客的那种孤独 , 探究他?思亲?的原因,明白他是触景伤情,所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接着引导学生感受王维是如何?思亲?的,抓住?思绪万千?,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自读自悟,通过?登高远眺、头插茱萸、总要、手挽着手?感悟王维的兄弟情深和往日相聚的快乐,又抓住?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将?文意?与?诗境?对应起来 。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 层层递进,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入境?妙悟?,升华着内心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诗意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值得一提的是,吕老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共设计了四次让学生朗读课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课题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动情,说明他们的理解感受在不断深化,思想情感在不断升华 。吕老师还能有意识地巧妙地引导学生读出课文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形象,她常常在问学生:?读着读着 ,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看似简单的提问 , 却蕴藏着一个老师的教育智慧,因为她真正尊重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给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空间,可以让原本凝炼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精彩的交流感悟中变得有血有肉,丰满形象,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建构性? 。?
二、联系生活,激活情感,展开想象,体验诗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重在抒情,所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和诗人的情感息息相通,是学生能动情诵读诗文,理解诗句含义的前提 。吕老师在教学中一方面用自己充沛的情感感染着学生,另一方面采用了联系生活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为了引导学生入境地体会人们登高游玩时的兴高采烈,吕老师就问学生:?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登高的经历 , 你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读出了人们欢度重阳的快乐 。帮助学生体验诗情、走入诗人内心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让学生想得更远,悟得更深 。为了使学生体会王维的?思亲?之情,吕老师创设了几种特定的情境 , 她用低沉深情的语调说:?王维15岁那年,离开家乡,独自去京城长安考状元,直到21岁才考取功名,这么多年,每当吃饭时 , 餐桌前只有一个人,王维心里怎么样?天凉了,抚摸着身上的衣服,看着那又细有密的针脚,心里在想谁?生病了 , 如果在家里 , 有父母兄弟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现在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想象 , 学生对王维的思亲之情便有了更鲜活形象的感受 。
三、创设情境,动情诵诗,理解诗意,品味诗韵
在学生了解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创作的完整情景后 , 吕老师出示了全诗,告诉学生:?我们读书要把自己放进课文,现在,你就是小王维,来吟诵自己刚刚创作的诗歌吧 。?孩子总喜欢把自己假想成某一兴趣的角色,他们有着很强的角色表演热情,听说老师让他当诗人王维,马上就来劲儿了,加上有了学文时丰富的情感积淀,学生的动情诵读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他们一个个抑扬顿挫地朗读着?自己创作的诗?,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小王维,我注意到最后一个穿黄棉衣的女孩更是读得摇头晃脑,朗读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内心需要 。在学生朗读全诗后,吕老师又以角色采访地形式追问:?小王维,你有什么感受?在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巧妙地指点关键词的含义,为下一环节讲述诗意作准备 。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吕老师又创设了一个非常精彩而富有趣味的情境:王维写完了这首诗 , 把诗给了客栈的客人看 。一位客人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句写得真好 , 你能给我解释解释意思吗?另一位客人也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这样在情境活动中指导学生理解诗意的方式,真是妙趣横生,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他们一步步品出了诗韵,这就体现了?发展性课堂?的?开放性? , 让学生?活学知识? 。[[小精灵
四、拓展内涵,指导运用,以点带面,丰富积累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已成了广为传诵的经典诗句了,而?佳节?的内涵也不再局限于文中的?重阳节?了,吕老师能关注这一点,拓展诗句的内涵 , 并创设了多种情境,指导学生活学活用 。中秋节,爸爸妈妈出差在外地,他们会吟诵?春节,边防战士守卫边疆,不能回家 , 他们会吟诵?元宵节,哥哥在外国读书,不能回家,他会深情地吟道?(我想这里是否再开放些 , 老师创设了一两种情境后,干脆让学生来创设合理的情境 , 用上这句名诗表达情感 。)这样的拓展内涵,指导运用,我想就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延展性? 。这一?延展性?还体现在吕老师能以点带面,丰富学生的积累 。当指导学生感受重阳节时大街上的热闹后,吕老师请学生说说脑海中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可以形容这样的画面?在通过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受到王维的浓浓乡愁之后 , 吕老师又引导学生背诵了三句曾经学过的同样表达诗人乡愁的诗句,并告诉学生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思乡情 , 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下,开一个?思乡诵诗会? 。
其实 , 吕老师这堂课上的亮点还不止这些,比如出示一幅图,标上东南西北,标上?长安?蒲州?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各一方?的含义,课前利用读诗句猜季节,读诗句猜节日的游戏把学生引入学诗读文的情境 。
还有最后的总结全文部分,吕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身边的活资源,一个和他们朝夕相处了两年多的同学即将出国去加拿大学习了,老师把这首诗作为礼物,送给要远离家乡和祖国的那个孩子,让她动情地来诵读,又鼓励其他学生用心朗读,把这首诗作为临别的礼物送给朋友 。当时听到这里,非常感动,我想,所有的孩子 , 特别是那位将要远行的孩子,今天的这堂课必将成为她一生中美好的记忆 。这也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
商榷之处:
1、展开想象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些超越学生经验的想象有时会浪费时间,弄巧成拙 。
2、拓展要适度 , 阅读教学的根本还在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感悟研读上 , 只有很好的立足文本,才能更好的超越文本 。
3、教师的提问还可以相对减少些,问题的开放性还可以稍大些,比如:学生读了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句子后,吕老师问的是:?你感受到了节日怎么样?我觉得似乎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更好,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也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快乐,感受到人们迫不及待地欢度节日的激动心情,学生的感受将更有个性化,更加多元化 。
背诵古诗一直是我部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项目,也是我部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 。林敏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漫游诗林》将孩子们带入了浩瀚、有趣的诗词海洋 。陶醉于中国古诗歌的神韵之中 。课堂上学生们诵诗、对诗、唱诗、画诗、演诗,真可谓生动活泼、动静相宜 。孩子们那摇头晃脑,神气活现的神态,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华5000年的诗词瑰宝,这种吟诵,既是对语言文字的积淀,又是学生思想的启蒙、人格的熏陶 。作为一节中国传统文化课,它又体现了以下几个“多”:
一、 所展示的古诗多 。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古诗诵读复习学过的古诗,领略古诗词的神奇魅力 。林老师带领孩子们诵古诗,佳言妙语对对碰 。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学习古诗、展示古诗来进行 。整堂课,孩子们始终快乐着、兴奋着、学习着 。
二、 所展示的形式多 。
孩子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对古诗浓厚的兴趣得益于老师精巧的设计 。林老师在展示古诗时,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 。有小组看图赛背古诗 , 有对佳言妙语,有和着音乐的旋律吟唱古诗,有根据诗意画出古诗,还有小组合作表演古诗 。
三、 课堂的作用多 。
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复习了所背的古诗,在对音乐、绘画、表演方面也有所接触 , 整堂课诗、书、礼、乐相结合,使人受到美的享受 。
希望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时,能指导孩子读出诗的韵味 。
篇二:《古诗擂台》评课稿
《古诗擂台》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评析
十月十日早上第二节课,我们六年级语文科组全体老师都去听了廖梅英老师上的这节《古诗擂台》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我们一下课就集中评析了这节课,主要谈到下面两个方面:
一、 优点
1、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例如,最后环节的“看画猜古诗”中的插图就是廖老师课前要求学生提前画出的 , 既美观又准确 。
2、图文并茂的课件很好地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容量大,直观性强 , 可操作 。
3、这节课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
二、建议
1、攻擂时人人参与,实现课标要求
【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评课稿范文】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课件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都有ABCD四组题目 , 刚好与学生组数相同,如果廖老师能够把学生举手,个别回答的方式改为先各组长抽签,然后组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 二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 小学语文课文中必背古诗
- 如何看待读小学的孩子用亲戚赠送的4399账号玩网页游戏?
- 二年级下关于秋天的诗句
- 三篇 经典春联七字对联带横批
- 灌南县哪所小学接受外来学生
- 小学教育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
- 送小学生12种礼物
- 75首小学必背古诗前5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