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情怀散文随笔

金城灵宝南五十华里外,有个小山村叫上刘村 。它东临伏牛山系余脉胡山 , 西望秦岭东缘的娘娘山,南依大青山以为屏 , 北靠黄河而闻涛声 。呈南北走向的两条大沟 , 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剥蚀 。勤劳智慧的张姓族人,祖祖辈辈就生活繁衍在这块黄土地上 。小山村自古及今,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乡贤张向群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
 追溯到张家的上几代人,张向群的曾曾祖张殿杰清代曾官拜六品承德郎,曾祖父张清魁官拜六品功牌,清魁生七子,向群家为四门之后,是当时方圆显赫的名门望族 。随着岁月推移,族人染上了洋烟瘾,致使家道中落 。解放后成分划为下中农 。后人谨记祖训,耕读传家,安分守法,昼夜劳作,过着食仅裹腹的小农生活 。
 1953年9月,张向群出生在这个小山村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与小他三岁的妹妹相依为命 。在人们歧视的目光中,苦度日月,备受人生艰辛,所幸还有叔父的照应 。他幼小的心里装着一句话:顽强地活着 , 长大了挣钱 , 回报救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
 在那个靠工分吃饭的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 更何况两个未成年的少年 。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真是不容易 。十四岁的张向群,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割草换工分,拾柴备炊饮 , 上山挖草药,养兔剪毛换油盐,维持兄妹二人的艰难生计 。叔父可怜俩兄妹,就央求生产队干部给孩子生活劳动的机会 。于是他当上了生产队的饲养员,饲养着全队12头耕牛,每天能挣八分工 。
 张向群天资聪颖,且酷爱读书,但因家境没有机会上学 。他就用劳动休息的间隙和下雨天,学识字,读书本,时断时续地读完小学 。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他求学若渴,听说谁家有书,他死缠烂打,想方设法都要弄到手,一旦得到,如获至宝 。他说:偷闲读书不是痴,无识无知最可耻 。一部《三国演义》不知读了多少遍,从中汲取营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 学习做人的道理,在苦难的年月里熬日头……苦难的日子,磨练出了他吃苦耐劳、处变不惊、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独特性格 。
 十八岁那年秋天,靠叔父及村邻的张罗,张向群总算成了家,生活真正拉开了序幕 。他办事公道 , 为人正直,深得村民信任,在村选举中担任了生产队会计,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任期间,他没有乱花队里一分钱 , 没有为自己多记一分工 。他明白,如果没有关心照顾他的众乡亲,就没有他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庭 。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小山村,也吹醒了庄稼人的经济意识 。1983年农村土地下放后 , 张向群看准了药材经营的生意 。于是东挪西借,又贷款四千元,开始了中药材经营之路 。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在涧东办起了药材收购站 。几年间,无论严寒酷暑,顶风冒雪,他都推着自行车夹着麻袋,奔走于五亩、朱阳的山乡村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进村入户,收购药材,组织货源 。他上河北下广东 , 奔波于江西樟树、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全国各大药材市?。?了解药材行情,掌握市场需求 。多年下来,他的生意越做越活 , 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
 九十年代初,黄金开采的热潮席卷豫西,藏金埋银的小秦岭撩动了无数人的淘金梦 。张向群在朋友鼓动下 , 转让了药材收购站,踏上了矿山开采的跋涉路 。他与朋友合伙组建了民工队 , 在秦岭金矿承包了坑口,三年中赔得血本无归 。他没有就此罢休,又重整人马,先后在阳平金矿、朱阳金矿、嵩县的旧县等处找矿脉、打矿洞,尝尽了采矿生涯的酸甜苦辣 。到2003年底,不仅赔光了多年经营药材的老本,还欠下了300余万元的债务 。最困难的时候,他家徒四壁,身无分文 , 甚至吃饭都成了问题 。逢年过节,债主围门,他白天躲债,夜深回家 。如此巨大的挫折并没有压垮他,反而磨炼的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奋 。他像一匹满身伤痕的苍狼 , 舔舐伤口,养精蓄锐 , 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时机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张向群忠厚待人、诚心为事的品行,感化了朋友 , 赢得了信任 。2005年经朋友帮忙,他到朱阳的硫铁矿区黑山采区采矿作业 。在黑山的日日夜夜里 , 他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劳作在两头不见太阳的巷道之中 。几经艰辛 , 终于出矿了 。三年时间 , 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
 2008年初,他在五亩乡孟湾建起了铅冶炼厂,因冶炼技术缺乏等因素 , 赔进了200余万元 。他深深地感到:知识就是金钱,科技就是财富 。于是了铅冶炼技术专家,与专家共同分析生产过程的道道环节,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工艺改造,一举扭亏为盈 。他在工艺改造过程中虚心向专家讨教,钻研学习冶炼技术,由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
 2008年秋,经陕西省潼关县企业局牵头,张向群承包了潼峪镇冶炼厂 。从冶炼炉改建到原料配比 , 从技术指导到生产流程管理,他事必躬亲,现场指挥 。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成了资产千万的龙乡致富领头人 。
 2010年,在与潼关县企业局合同到期后,张向群带领项目部人员,历经三四个月的考察,与宁夏自治区采用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建成了忠宁、吴忠和青铜峡三个铅冶炼厂,总投入资金1.5亿元,安排灵宝及忠宁周边的富裕劳动力300余人 。
 2014年 , 国家环境政策收紧 , 对冶炼企业进行治理整顿,张向群忍痛关闭了吴忠、青铜峡两个冶炼厂 。在资金紧缺、经营陷入低谷的情况下,他优先保障一线员工的劳动工资 , 优先解决家庭有学生的员工工资 。2015年5月,几个冶炼厂通过了国家环保局的环评验收,重新启动,企业生产逐步走上了正轨 。他靠自己的勤勉与实干精神,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成功后的他 , 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小山村,没有忘记龙乡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给过他帮助的所有人,他办了好些为人津津乐道的实事:
 ——建提灌站,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难 。以前的上刘村山路艰难,吃水必须下到羊肠小道的陡坡沟底 , 靠人担牲口驮,辅助以收集雨水的旱窖 。他上面奔波游说呼吁,下面号召村干乡贤 , 广泛发动群众集资,筹资30余万元,建起了坡长770米、扬程250米的二级提灌站,把沟底的蓄潭水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
 ——兴修道路 , 改变了村民的行路难 。2006年他先后捐资14万元 , 修通了杜家洼到上下刘村3公里的交通主干道,当年又贯通了下刘村到东淹村1.5公里的次干道 。用自己的汽车运送水泥、砂石,雇用铲车挖土填路,支付了修路人员及劳动力所有的工费 。
 ——重修戏台,解决了群众的看戏难 。他出资近百万元 , 重修了古文庙,并连续五年义务为村里请来有名的剧团,公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 给小山村增添了浓浓的喜气 。
 ——乐善好施,看望敬老院孤寡老人 。逢年过节,他都去五亩乡敬老院送温暖,给孤寡老人们送去煤炭、面粉、棉衣棉被以及生活用品 。用自己的善意之举温暖孤寡老人的心田,使他们安度晚年 。并捐资10万元改善了敬老院的设施条件 。老人们说:向群比亲儿子都亲 。
 ——慷慨捐资,促进经济文化建设 。五亩乡筹建龙湖风景区,打造旅游乡镇,他慷慨解囊,捐资38万元,促进了山乡的经济发展 。乡里举办元宵节文化活动,他捐资4万元,活跃乡村的文化气氛 。
 张向群用大山一样的胸襟,容纳了创业过程中常人难以容下的一切 。他办事认真,舍得付出,待人诚心 , 赢得了周围人的普遍尊敬 。熟悉张向群的人,如是说:
 他是一个事业心强、百折不挠的人 。市场经济大潮中几起几落 , 但他从不气馁,永不言败,坚定的意志支撑他奋力前行,顽强的毅力助推他为理想而拼搏 。
 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他常说,受过苦的人最知道甜来的不易,别人对他的滴水之恩,他永远记在心上 。几个在他困难时帮过他的人 , 他翻了身后都给与了更大的回报 。
 他是一个重义气讲情面的人 。一位陈姓朋友经营陷入困境,求助于他,他尽管资金周转困难,还是想法资助了130万元 , 让他给职工发放工资过春节,几年中累计帮助该朋友达3000余万元,并为其提供银行担保,账至今没有还上 , 法院执行找上了他的门 。多少人说他不该办这事,他笑笑说:困难时你借给人家粮食一口,胜过富裕时的黄金几斗 。
 老骥伏枥 , 壮心不已 。63岁的张项群并没有停下奋进的脚步,一张宏图勾画出了他的勃勃雄心和凌云壮志:宁夏铅冶炼产业区建设如火如荼,在城东产业集聚区建起了中轻物流公司,在五龙工业区建造12层的灵瑞矿业总部大楼,在东淹村和上刘村建起了药用植物基地和泡桐基地 。几年来累计为国家上缴税金4000余万元 。
 他是大山的儿子,有着大山一样的情怀 。他用“包容、舍得”诠释着自己的人生梦想;用创业、奋进谱写人生的精彩华章,用勤恳、智慧创造人生的不朽价值;用平淡、不争修炼自己的美德情操 , 不负今生,无悔人生 。他的作为令人肃然起敬!钦佩之余,赋诗一首,赞曰:
 孤苦求生创业难,百折不挠奋争先 。
【大山的情怀散文随笔】
 功成不忘乡亲事,乐善好施美誉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