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古镇 绵阳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

嗨,我是西江悦鱼,喜欢一个人发呆,看书,行走 。让我们一起去山水田园,烟火市井里,体验红尘的活色生香 , 感受一样或者不一样的百态人生 。

西平古镇 绵阳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

文章插图

据说这里是迄今为止,绵阳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结构最为完整的古镇 。
明朝末年,起义的流民 , 南下征服的马蹄,造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 , 百不存一,让巴蜀大地“千里良田 , 无一耕种之人”,常见虎狼难见人影 。
顺治末年,来自福建,江西,广东,湖广(湖南、湖北)等省的移民来到了这里,定居下来,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这里的人们首先修建了一座庙,名字叫做盘龙寺 。
有了寺庙 , 就有了香客,有了朝拜的信众,就有了聚集的人群 。移民陆续迁入,人口剧增,烟火日盛,十年过去 , 这里已经有了500多户居民,85%以上人口是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 。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2年),这里终于有了场镇,当地人认为,是盘龙寺里香火旺盛的观音菩萨 , 带来了大量人群聚集,才得以兴场的,他们把场镇命名为观音场 。
这里是四川省绵阳地区三台县,古镇位于三台县与中江县的交汇处 。1956年,观音场改名叫做西平 。
西平从来只是一个乡镇 , 但却是一座与县城布局相似的古镇,有城墙和大小城门 。
根据民国《三台县志》的记载: 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白莲教进入潼川府(今天的三台)境内,三台县令邵良 , 为实行朝廷“坚壁清野”的政策,奉令筹建三台和中江两县的储粮仓库 。
邵县令认为观音场“负山带河,交通便利” , 便把这里选作了储存粮食的地方 。组织当地老百姓,修筑了城墙、城门及谯楼等防御工事 。
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清军取得潼河大捷,观音场的百姓把守护粮仓的粮台连缀起来 , 修成了大约两千米长的石城墙 。
古镇有城门五座,南门是水上通道,叫做“迎龙门” , 北门是陆路要道,叫做“拱宸门” , 小东门叫做“环碧门”,还有大东门和西门 。
几十年前的特殊年代,当地为了取墙泥作肥料和场镇建设需要 , 北门及大部分古城墙被拆除,只有西门、小西门、小东门和大约200到300米的古城墙残垣幸存 。
西平古镇最为奇特的地方,就是城门的方位,与实际方向相错大约90度,东门并不正东,北门并不正北 , 当然西门和南门也不会是正西和正南 。
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地的人这样解释,说观音场就是一个小地方 , 虽然修起了城墙,但城门的方位不能太正 。
乡间的老人,则执着地相信并津津乐道着一个传说:当初修建城墙与城门时 , 掌墨师(总设计师兼工头),是按照东南西北四方来计划修城门的,但在施工时,怪事发生了 。
有那么几处地方,头天砌好的石料,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就发现已经垮塌了,按照计划修建的城楼,头天所干的活 , 第二天早上发现,仍是一堆石料,反复几次,次次照旧 。
这位掌墨师不知修了多少寺庙和城楼,经难非常丰富,他觉得这里面必定另有隐情 。于是,掌墨师独自一人爬上南海山 , 朝着观音寺的方向登高一望,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
掌墨师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定下神来 , 把看到的一切,默默地记在心里,眯缝着眼睛 , 看了看正在修建的观音场城门的方位,才茅塞顿开……
回来后,掌墨师马上重新确定了城门的方位 。按照重新确定的位置修建的城墙和城门 , 结实稳固,再也没出现过垮塌事故 。
最奇怪的是,北面的城门,本来应该叫做北门 , 却偏偏叫东门,南面的南门,叫做西门,据说这样叫是为了迷惑盗匪 , 所以故意错乱方位感 。(不知道盗匪有没有被迷惑,反正我是被迷惑了)
有移民就一定会有会馆,西平古镇原来有四大会馆 , 基本都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 。规模更大的是湖广会馆,可惜现在只有遗迹,其次是福建会馆 。江西会馆还幸存着门楼,保存更好的是广东会馆,戏楼中梁上有“道光七年修建”的字样 。
吴氏宗祠是四川吴氏客家仅存的宗祠,修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 , 从福建龙岩移民来的吴氏族人在川内已经繁衍到2万多人 , 客家人的许多习俗保留至今 。
大门匾额的“吴氏宗祠”四个大字,是曾经的 *** 副主席吴伯雄先生亲自题赠 。
每年春分时节,吴氏族人都要在宗祠举行祭祖大典 , 重温客家迁川的历史,铭记前辈创业的艰辛 。
【西平古镇 绵阳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