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嵝 渭河源头岣嵝碑

渭河源头岣嵝碑
程俊珊
传说,“岣嵝碑”属大禹亲手所书 , 是中国八大神秘文字据之一,被称为中国“八大天书”之一 。《上古秘史》116回禹说:“我治水侥幸有十分之七八成功 , 此山其高,我妨作文刻石,立在上面,做个纪念” 。和皋陶、伯益商量,斟酌了一篇文字,刻石立碑 , 称“岣嵝碑”、又称“禹碑”或称“大禹功德碑” 。为中国最古的古碑之一 。
大禹治水到衡山,舜说:“皇帝把一部‘金简?青玉’为字的治水宝书,藏在衡山上 , 但在什么地方不知道 。禹治水心切,杀白马祷告祭天地 , 他睡在山峰上几天不起,直到第七天晚上,梦见一个长胡须的仙人,自称苍水使者,授他“金简玉书”密藏地图 。得仙人指点 , 醒来按图在湖南衡山祝融峰(也称“宛委”)凿石,得金简玉书,找到了宝书 , 获治水之法 。经细心研读,获得治水方略 , 按此方,凿石开山,疏通法雍塞,治水告成 。禹将书藏于原处,并用巨石盖住洞口,即称为藏书“禹穴” 。将治水之事刻于石碑,立在峰上,故称“岣嵝碑” 。
岣嵝碑最早见于东汉罗含的《相中记》云:“岣嵝山有玉揲 , 禹按其文,以治水” 。赵晔的《吴越春秋》曰;“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 。其后,郦道元《水经注》也有记载;三国时期,魏人张辑编著《广博》一书曰:“岣嵝衡山有岣嵝峰,上有神禹碑”;公元474年前,徐灵期在《南岳记》中说:南北朝的《粹玑录》中曰:“萧齐高祖子烁,封贵阳王 。时有山成翳游衡岳,得禹碑” 。王象之《舆地记胜》均有记载 。唐代韩愈、刘禹锡都赋过诗,但未考察到岣蝼碑 。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 , 有个叫何致的官员,去岳衡山游玩,听砍柴樵夫说:“山中石上有十几个字,没人认得” 。便请带路,前去辩认,经反复研读,认为是“禹王碑” 。便将其文摹写下来,刻于湖北岳麓山的巨石上 。何致认为是大禹的手书,在碑文后加了四个(楷书字)“右帝禹刻” 。
明代长沙太守潘镒 , 拓印复制传播全国各地,闻名于世 。明1536年冬,张素拓刻于云南大理;1541年复拓湖南绍兴;1561年复拓四川明泉县,(今北川县禹里羌族乡九龙山);1609年,吏部左使郎杨时乔,刻于江苏南京栖霞山;明万历年间 , 拓刻于河南汲县;清康熙年间 , 毛会建翻刻于西安碑林;武昌黄鹤楼等地,均为翻刻本 。据有关学者搜集,全国各地有《岣嵝碑》30多处 。2007年重新发现,失踪千年之久的《岣嵝碑》,现位于衡山云峰寺下的望隐桥附近,重约10吨左右 。
岣嵝碑在甘肃最早立于清咸丰十一年(1865年),是甘肃酒泉侯建功(升庵)重?。?立于兰州白塔山金山寺禹王庙六面亭内 。于1963年移至白塔山公园北高峰牡丹亭,1980年又移于白天寺明代古塔旁 。
渭源龙王沟的鸟鼠山,是大禹导渭河的中心之地,早在西周就建有禹王庙,庙毁复修多次,现存禹庙修茸于清同治年间 。据《南岳记》曰:“大禹疏河导水,每经一处,必刻石书于名山高处” 。以史为鉴,大名鼎鼎的鸟鼠山,在兰州建碑之后,接着在鸟鼠山仿照兰州立了《岣嵝碑》 。史海湮没,碑毁失踪,史志散轶,岣嵝碑存失,拓印刻立时间不详 。
【岣嵝 渭河源头岣嵝碑】据渭源知名人士教育界老前辈张嘉民先生回顾,在清末年代见过风蚀残留的岣嵝碑,尔后不知去向 。二十世纪80年代 , 教育界老前辈、文史资料研究员雒玉麟先生,怀着对渭河文化的挚情,多次联系考古工作者外地老乡裴文廷先生,搜集拓印复制了《岣嵝碑》原本碑文 , 多年春节在灞陵桥公园临摹放大参展 , 给渭源儿女留下渭河源古碑的记忆 。由于众多原因,至今在原鸟鼠山禹王庙未立碑 。2013年,雒玉麟先生在临终前遗言 , 要子女捐献立碑,2014年,其子雒素平安父夙愿,雕刻了《岣嵝碑》,在渭水源头复修禹王庙前即将立碑 。为大禹到渭颂功立传,弘扬渭河历史文化,成为不朽业迹 。
《岣嵝碑》文共77字,9行,之一至八行每行9个字,最末一行5字 。字形如龙蛇行走,似蝌蚪拳身,既不同于甲骨文和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字体苍古难辩 。有人猜测是根据苍?。ㄔ煊?40字)的文体所作,也猜说是道家的一种符号,也猜说是道士伪造,释文各异,莫哀一是 。
岣嵝碑最早被晋代人发现 , 直到宋代才有拓藏本 。自宋至今,有明杨慎、杨时乔、安如山、郎瑛,清杜壹;当代长沙童文杰、杭州曹锦炎、株洲刘志一等20余位著名学者,先后作了释文 。曹锦炎认为是战国时期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寿时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刘志一则认为公元前611年所立 , 是歌唱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进程与功劳 。总之,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禹王治水的功德碑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研讨三年,仅破释三字 。对地‘方呈’文批复“秘不可究” 。国内普遍应用明代学者杨慎的诗文 。
明代杨慎《岣嵝碑》释文:
承帝曰咨 , 翼辅佐卿 。洲诸与登,鸟兽之门 。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 。久旅忘家,宿岳麓庭 。智营形折,心罔弗辰 。往求平定,华岳泰衡 。宗疏事裒,劳 余 神 。郁塞昏徒 。
南渎愆亨 。衣制食备,万国其宁 , 窜舞永奔 。
《岣嵝碑》白话译文:
帝尧时期,洪水泛滥 。淹没田地,道路不通,把国土分成一块一块的岛 。乘车出巡,变地禽兽出没 。乃和臣属,左右商议 。命臣下(禹) , 治理洪水,疏通水道 。臣属们常年在外辛劳,连家都忘了(三过家门而不入),每天在崇山峻岭中奔坡,住宿,劳神劳力,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折磨 。但臣属们以天下为己任,终使华夏得到安宁 。并颁布了全国的贡赋等级等制度,这样的丰功伟绩 , 惊天地泣鬼神,浩然正气,充寒天地之间 。滔滔洪水,引入沟渠,而后注入海 。万民得以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天下太平,黎民欢呼 。夏患的消除,奔向光明的未来 。
《岣嵝碑》是中华文化研究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之一,即皇帝陵、炎帝陵、《岣嵝碑》 。碑含义广 , 记事详,上告苍天,下慰万民,功德永亨,永垂千秋 。
禹 王 岣 嵝碑

岣嵝 渭河源头岣嵝碑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