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为谁而死? 张纯如的真实故事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驾车离家,只留下一份遗书 。
等人们发现她的时候,她在车中,已经逝世 。
半年前,她还在美国来回穿行4次,参加了35场签售活动,正是事业上升期 。旅行归家后,她却变得越来越恐惧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她开枪自杀,时年36岁 。
“因为我太软弱,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
她死时,周围应是安静的 。深夜的轿车、荒僻的马路、无人听见的枪声……这不是人们熟悉的张纯如 。
身为《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的作者,享誉世界的畅销书作家、历史学家,在各地演讲中、在国家电视台的辩论中,镜头下的她,从来是自信从容、侃侃而谈 。
“首先,请你务必、务必、务必相信一个人的力量 。一个人也能让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 。”1998年6月,张纯如受邀回母校进行公开演讲,并鼓励学弟学妹们,永远不要放弃梦想或信念 。
不承想,她会放弃自己的生命 。子弹,则来自67年前的南京 。

张纯如为谁而死? 张纯如的真实故事

文章插图
【张纯如为谁而死? 张纯如的真实故事】
南京大屠杀从未远去
忘记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
这句话,来自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赛尔,也是张纯如著书的原因 。在1997年《南京大屠杀》出版之前,这场“二次屠杀”已经持续了60年 。
身为向西方社会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之一人,“张纯如”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 。
1968年出生于美国的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本没有任何关系 。
但她的祖辈是抗日战争亲历者 。在南京沦陷前夕,祖父身为国军将领,在上海组织抵御,断联三个月;外祖父母为逃离故土,几乎失散 。
关于战争的记忆,一代传了一代 。
和当时很多华人家庭一样,张纯如的父母反复向孩子讲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经历了这场战争,其中就包括南京大屠杀 。
反复强调的民族记忆,成为张纯如的儿时阴影 。而战争亲历者的阴影,却基于遗忘:在遭受极其残虐的暴行后,他们连死亡、痛苦和屈辱,都没有声音 。在亚洲以外的世界,绝大多数人甚至不曾听说过“南京大屠杀”这件事 。
即使在美国多年最畅销的单卷本“二战”图片史书中,也只字未提 。
“成千上万的生命,由于他人一时的恶念闪现而陨落 。第二天,他们的死亡就变得毫无意义 。”
一场大屠杀,不该是这样安静的 。那么,历史的真实到底是什么?
张纯如查阅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搜集了大量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 *** 报告,加之实地走访、采访,用时3年,1997年底,《南京大屠杀》一书出版,以极快的速度登上美国的畅销书榜 。
张纯如为谁而死? 张纯如的真实故事

文章插图
可以说,是一切的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张纯如 。在西方社会长期忽视和遗忘下,日益强大的中国,足以重启那被日本 *** 刻意掩盖的历史 。为此奔走多年的华人们,也不遗余力地支持着张纯如 。
日本右翼对她展开猛烈的抨击 。面对日本 *** 始终宣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张纯如在美国的电视直播中,与当时的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对质 。
“你听到了他的道歉吗?”主持人问 。
“我没有听到‘道歉’的字眼 。”张纯如回答 。
时至今日,85年后的我们,依旧没听到来自日本 *** 的正式道歉 。
60多年前的子弹,如何杀人?
关于张纯如的真实死因,众说纷纭 。
张纯如的丈夫布雷特?道格拉斯写道,长久以来,对日本右翼极端分子的恐惧和忧虑,以及高强度工作,导致了张纯如的精神崩溃 。
日本右翼的疯狂,已知的,有日本学者和官员的文字“围剿”、夹带两颗子弹的信封、“不知名组织”给其日文译本施加的压力 。
而高强度的工作,却与张纯如自身的特征有关:聪明、坚韧、勇敢、优秀,且很“舍得自己” 。
张纯如提醒自己,应当为保存历史而写作 。但幸存者日渐衰老,一旦他们死去,一个人的故事,就此失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