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读文: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 , 概览全文
当我们拿到一篇文言文时 , 需要先粗读一遍 , 借助注释 , 感知文章大意 , 把握整体结构 。对于难解的字词 , 不必纠结 , 先圈画出来 , 在掌握文章大意后再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 , 探究文章深意 。
字字落实 , 细读全文
要解决粗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 还需要细读文本 , 解决疑难词句 。
(1)在文言文中 ,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 , 其意义在不同语境中是不同的 , 因此一定要牢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 , 根据上下文语境体会字词含义 , 揣摩作者意图 。此外注重日常积累 , 掌握课内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及重点实词 , 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 , 才能快速回忆所学 , 解决疑难字词 。
(2)理解句意除解决疑难字词外 , 还需要牢记5种主要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反问句和倒装句 , 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补充、替换、调序等方法就可以连词成句 , 把握句子意思 。
深入领会 , 探究文意
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掌握词句意思 , 更要深入地感悟作品 。在阅读完文言文后 , 注意总结文言文的构思技巧 , 鉴赏词句 。分析体现人物形象、作者情感等的词句 , 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
做题:了解考点 , 提高解题的能力
考点1
字词解释
文言实词大部分有多个含义 , 因此解释实词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 , 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
(1)课内迁移法 , 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尝为季氏史”中的“尝”字 , 如果能联想到《陈涉世家》中“尝与人佣耕”的“尝”的意思 , 就能理解该句中“尝”的意思为“曾经” 。
(2)语境推断法 , 解释词义时 , 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理解 。如:“鲁复善待 , 由是反鲁”的“反” , 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反”应同“返” , 是“返回”的意思 。
(3)联系词语法 , 将文言文中的字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 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 。如:“既克 , 公问其故”中的“故”字 , 可以组成“缘故”“故事”“变故”等词语 , 通过筛选不难找到“缘故”这个意思 。
(4)成语推断法 ,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 , 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 如“淳于髡等辞屈而去”中的“去” , 可联系“扬长而去”的“去”来理解 , 意思为“离开” 。
考点2
虚词意义及用法辨析
(1)代入筛选 ,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 在阅读和解题时 , 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 , 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 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的用法有:
①代词 , 可译为“他(她、它)”“他(她、它)的”“这(样)”“那(样)”;
②结构助词 , 可译为“的”;
③助词 , 用于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独立性 , 不译;
④助词 , 宾语前置的标志 , 不译;
⑤助词 , 定语后置的标志 , 不译;
⑥助词 , 起补足音节作用 , 不译;
⑦动词 , 可译为“往”“到……去” 。将其意义及用法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即可 。
(2)结合句意分析 ,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3)交换理解 ,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 , 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 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 , 看句子是否讲得通 , 如果讲得通 , 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 如果讲不通 , 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
考点3
句子翻译
翻译步骤
(1)联系语境 , 明确大意 。将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 , 前后连贯 , 整体把握大意 。
- 分宜五中举行校园古诗词大会选拔赛
- 中班幼儿古诗活动设计方案
-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研究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电脑版 v8.5.052217
- 小学古诗词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 “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分析
- 惠民大叔9月推荐阅读:笑背古诗、少年读历史、少儿科幻三套系统书籍分享给你!
- 端午节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方案策划范本
- 关于初中古诗词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 寒假必备!这本书网罗统编小学语文6年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