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收藏了100篇深度好文,其实一篇也没看完( 三 )


文章插图
而且,它还是一种自我肯定 。因为这类APP的目的就是用赤裸裸的数字把一个人的努力、积累和进步都量化,看到自己超过XX%的人带来的心理感受,和在漫长的队伍中看到身后还有不少人就谜之安心一样 。

有些人收藏了100篇深度好文,其实一篇也没看完

文章插图
这种行为虽然可能被同龄人吐槽,却有个更为重大的好处——能强有力地向爸妈证明,你看,我都坚持这么多天了,今天也学了8分钟呢!
有些人收藏了100篇深度好文,其实一篇也没看完

文章插图
……等等,这时间是不是有点太短了?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8分钟还不够开始学习之前喝杯水上个厕所的呢 。
但这恰恰是这类学习APP的创造者所利用的人性:每天几分钟的“学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还刚好满足了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不甘心碎片时间被浪费的焦虑 。不仅增加了自我满足感,甚至还有可能增加钱包的满足感——有时候你以为同学简直勤奋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殊不知支撑他们每天打卡的不是求知欲,是完成多少天的打卡后能返红包 。
有些人收藏了100篇深度好文,其实一篇也没看完

文章插图
所以说啊,在“到底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件事上,年轻人只不过都在各找各的盼头和心理安慰罢了 。不管是坚持打卡学习的人,还是马克了有用的东西就立刻抛到脑后的人,还是每次想努力改变都坚持不了几天的人……一开始的动机其实都是想找个支点说服自己,我其实没有那么咸鱼,我想上进 。而一定要做出说服自己、也说服别人的努力模样和仪式感,只不过因为我们想要却做不到发自内心的自律和勤奋罢了 。
但这之后,有人靠外部的监督和赞美获得的满足感坚持下去,也有人有人仅仅停留在“我有这想法就说明我还有救”的庆幸中 。
到底是实实在在的进步更重要,还是心理安慰更重要,也只能冷暖自知 。
【有些人收藏了100篇深度好文,其实一篇也没看完】·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