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方式之一 , 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 , 把属于自己的财富、权利、智慧、思想和情感分给别人 , 让别人共享 , 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 。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培养 , 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 。
一、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 ,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前运算阶段(7岁以前) 。这时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 , 他们关于亲社会问题的思考通常是以享乐主义为原则 , 为自我服务的 。第二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了 , 学会了角色扮演技能 , 开始把别人的合理需要当作亲社会行为的主要依据 。第三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 。这时青少年开始理解并尊重抽象的亲社会规则的意义 , 并将亲社会行为指向更广泛的人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的分享行为受以下因素影响 。
一是父母教养方式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幼儿经常因父母、老师奖励亲社会行为而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在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化过程中 , 父母的直接教育和对亲社会反应的强化起了重要作用 。霍夫曼关于抚养幼儿的研究表明 , 温和养育型的父母趋向抚养利他幼儿 , 父母与幼儿的温和养育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作用 。二是家庭环境 。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 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 , 但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 , 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 , 父母的迁就、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 , 都对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 使其独占欲望膨胀 , 难以产生分享行为 。三是幼儿自身心理因素 。幼儿自我意识形成较早 , 但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感还处于较低阶段 , 是与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为标准 , 易与同伴发生冲突 。同时受认知水平的影响 , 缺少分享认知 。四是物质条件 。以玩具为例 , 物质匮乏年代客观上使玩具成为奢侈品和共享品 。但今天的幼儿由于物质条件的优越 , 不需要几个人“分享”一个玩具了 , 久而久之 , 使其养成自我中心意识 , 自己的东西谁也不能动 , 不利于分享意识的培养 。
二、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养
1.营造适宜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让幼儿从小生活在平等的家庭气氛里 , 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地位 , 以免形成“自我中心”感 。方式上要多与孩子一起玩 , 陪他做游戏 , 能如朋友般的交流 , 能倾听他的声音 , 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物质上不纵容也不小气 , 能满足他们的一些合理的要求 , 让幼儿感觉到父母爱他 , 给他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 。导向上要营造公平的环境 , 教育幼儿既看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 , 知道自己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关系 , 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 同时支持幼儿与同伴分享 。效果上要让幼儿能从父母的反应中 , 看到分享行为的结果 , 感到分享行为带来的快乐 。
2.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幼儿园氛围
不受任何拘束的心理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挥 , 因此教师应随时以亲切的语言、赞赏的目光、友善的态度与幼儿平等交往 ,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 , 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 。教师引导的话语 , 赞许的目光 , 微笑的面容 , 亲切的点头等 , 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 , 自觉的做出更多的分享行为 。
3.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
爱模仿是幼儿的共同特点 。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有父母、玩伴以及书本、电视等媒介里的主人公 。越是孩子喜爱的人 , 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也就越大 。因此 , 父母要以身作则 , 言行一致 , 为孩子做出表率 。父母要带头孝敬 , 关心长辈 , 使先长者 , 先他人 , 后自己成为家庭关系的行为准则 。工作中的成就或挫折可以告诉幼儿 , 让其分享快乐与忧愁 , 学习赞赏别人和给予同情、理解 。还有要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教师之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交往和发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 。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 会给幼儿带来温情的气氛 , 容易激发积极的亲社会行为 。要在幼儿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典范 , 让其他幼儿学习 , 对有分享行为的幼儿做出积极评价和鼓励 , 激发其他幼儿向他学习的动机 。有意识地引导分享意识较强的幼儿同分享意识较差的幼儿一起游戏 , 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