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骨是指哪位诗人 诗神,诗魔,诗仙,诗圣分别是谁-( 二 )


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的高官大儒 , 基本上是隋朝大儒王通的学生 , 本来就对这种华丽文风深恶痛绝 , 如礼部侍郎裴行俭 , 相当如组织部长 。而王勃的《上裴侍郎书》 , 里面不仅把南朝齐梁体说得一成不是 , 还波及到曹植 , 甚至汉魏的诗 , 以此显示自己对齐梁体的深恶痛绝 , 这当然是讨好高官的上进表现 。而王勃的诗 , 实际上大都是南朝风范 , 当然有进步 , 也不过就隋诗的套路 。
所以 , 方向虽然是正确的 , 但他们并没有去认真思考诗歌文学的发展问题 。仅仅是因为仕途上的出路 , 不管心中怎么想 , 在自荐的时候 , 都是要把齐梁体作猛烈批判的 。

诗骨是指哪位诗人 诗神,诗魔,诗仙,诗圣分别是谁-

文章插图
而稍晚一点的陈子昂 , 才是真正做出思考和得出论点的诗人 , 也正因为如此 , 陈子昂的诗可能没有四杰华丽、出众 , 但是他在诗歌史、诗文革新上的地位是更高的 , 称之为“旗手”是名副其实 。
《新唐书·陈子昂传》:“唐兴 , 文章承徐庾之风 , 天下尚祖 , 子昂始变雅正 。”
韩愈诗云:“国朝盛文章 , 子昂始高蹈 。”
为什么初唐四杰对齐梁体的批判更猛烈 , 却没有被评为“诗骨” , 而扭转了他们这种矫枉过正批判之风的陈子昂 , 却有幸获得这个称号呢?因为陈子昂并没有盲目批判齐梁体对诗体形式的进步作用 , 而是在内容上提出了“汉魏风骨”这一理论——注意 , 这个词是陈子昂提出来的——并且指出了只有内容和形式相结合才是唐诗未来的出路 。
而“汉魏风骨”这个词成为后世千年文风、诗风归正的代表词汇 , 用“诗骨”来称呼提出这个定义的陈子昂 , 再合适不过了 。
诗骨是指哪位诗人 诗神,诗魔,诗仙,诗圣分别是谁-

文章插图
这篇《修竹篇序》并不长 , 我们可以具体学习下 , 了解一下陈子昂的思路: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 , 晋宋莫传 , 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 , 彩丽竞繁 , 而兴寄都绝 , 每以永叹 。思古人 , 常恐逶迤颓靡 , 风雅不作 , 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 , 见明公《咏孤桐篇》 , 骨气端翔 , 音情顿挫 , 光英朗练 , 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 , 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 , 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 , 东方生与其比肩 。”仆亦以为知言也 。故感叹雅制 , 作《修竹诗》一首 , 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
陈子昂见了东方虬的《咏孤桐篇》 , 心中激动不已 , 写了一篇《修竹诗》相和 , 并附带了这篇小文章 。
开篇明义:“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 , 晋宋莫传 , 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写诗之道败坏了五百年了 。写诗走上歧途了 , 不是正道 。从初唐往前面数到西晋 , 基本上就是五百年了 。意思就是说从两晋开始经历南北朝 , 一直到现在 , 人们写诗走的都不是正路 。汉 , 西汉东汉 , 魏 , 曹操时期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曹七子 , 这些人的诗文有风骨 , 有力量 , 有内容 , 不仅言之有物 , 而且铿锵有力 , 慷慨悲凉 , 语言质朴刚健 。汉魏风骨又被称作“建安风骨” 。陈子昂认为这是诗歌的的正道 。三国结束 , 两晋和刘宋时期 , 建安风骨没有传承下来 。好的风格没有了 , 不过建安时期的作品还是流传下来了 , 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正“道” 。
陈子昂提出了“汉魏风骨”才是诗文正道 , 这和初唐四杰一路往上骂是不同的 。
诗骨是指哪位诗人 诗神,诗魔,诗仙,诗圣分别是谁-

文章插图
总结“齐梁体”:“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 , 彩丽竞繁 , 而兴寄都绝 , 每以永叹 。思古人 , 常恐逶迤颓靡 , 风雅不作 , 以耿耿也 。”这里指出“齐梁体”的问题:彩丽竞繁、兴寄都绝 , 这两个词 , 我们今天还在不断引用 。诗文写得繁复无比 , 特别漂亮 , 可就是不说正事 , 内容空洞 。即“逶迤颓靡 , 风雅不作” , 实际上是说文学作品没有思想性 , 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 , 根本就找不到 。齐梁之间的诗歌都是这样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 。每次我想到这个 , 我都开始咏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