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定“租庸调”法:
租庸调是唐朝前期封建国家的一种主要税制 。
它的基础是均田制 。
文章插图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在原有的均田制基础上﹐制订了租庸调赋税制 。
先说说均田制的来历:随着西晋王朝的土崩瓦解,便进入了中国历史上又一大分裂时代——南北朝 。南北朝的各路豪杰不仅有军事上的你来我往,也有土地制度上的再探索 。
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后,在其统一北方过程中,为解决军粮和恢复农业生产,于公元398年在平城地区实行“计口授田” 。公元485年,孝文帝实行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布“均田令” 。隋唐时期继续延续均田令,并将隋唐推向封建强盛时代 。
文章插图
唐初均田制规定:
中男(16~20岁)、丁男(21~59岁)受田100亩(其中80亩为口分,20亩为永业) 。
老男、笃疾、废疾者40亩,寡妻妾30亩,道士30亩﹐女冠20亩 。
【租庸调分别指什么意思 唐朝租庸调法的内容和作用】官员受田有永业、职份和公廨田之分,郡王、国公至五品官员,永业田从100顷至5顷等差 。六品官以下在本乡分配 。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 。
在此基础上规定租庸调的征课标准为:
租,每丁纳粟二石,岭南诸州纳米(上户1.2石,次户8斗,下户6斗) 。
调,每户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产布之乡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
庸,每丁每年为官府服役20天,遇闰加二天 。
此外,有事而加役15日者免调﹐加役30日者租调皆免;但连正役不得超过50日 。不亲自服役者,可纳绢代役,每日绢三尺 。贵族免役 。租庸调法还规定出依照灾情轻重,减收或免收租庸调的具体办法 。
文章插图
租庸调制的特点是:税制的基础为均田制,课税以人丁为本,按丁受田,按田征税 。基本精神是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
唐代租庸调制度,不因增加生产而增税,也不因怠耕而减其租﹐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因勤劳而加重力役,不以游惰而减其庸,有利于农民附着土地﹐也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唐代陆贽认为:此法:"其取法远﹐其敛财均﹐其域人固"(《新唐书.食货志》) 。
文章插图
后因户籍不常清理,人口变动得不到及时调整,土地买卖兼并,加上安史之乱以后,局势动荡﹐民户弃地逃亡,唐社会经济遭到破坏﹐财政制度混乱﹐到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行 。租庸调制失去存在基础,遂于德宗建中元年(780)为两税法所代替 。
-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头悬梁锥刺股分别是谁的故事
- 韩式拌饭酱辣酱怎么调
- 空调内机滴水声又见不到水怎么回事 空调滴水声但是实际没有看到
- 四大边塞诗人分别是谁 盛唐边塞诗代表人物
- 空调有臭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为什么开空调会有酸臭味
- 如何烹调好茄子?绿叶蔬菜的营养与烹饪方法
- 驾照考试一共有几个科目 驾驶科一科二科三科四分别是考什么
- 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分别是谁 我国故事精通音乐的名人
- 西门子冰箱温度怎么调 西门子冰箱温度调节到多少合适
- 空调内机结霜是怎么回事 空调内机结霜怎么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