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家族一部由武入文的转变史 司马懿家族族谱图( 二 )


文章插图
司马懿时期,司马家族开始逐渐实现由武入文的转变
二、司马家族由武入文的时代背景
我认为这一点的转变是司马家族顺应时代变化的重要体现 。可以说司马家族的由武入文的转变就是河内郡历史变化的一个缩影 。
我在很多文献之中都看到是说“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的记载 。因此就此看的话,司马卬所在的河内郡应该是殷商旧地 。当时比较重要的中心地区中就有三河一代,为河东、河内、河南 。司马家族所在区域正是中心地之一河内地区 。
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如此评述河内地区:

“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 。”
在殷商甲骨文中多有关于外出征战的记载,可考战事为二十四次横跨九代人并且商人的军队也是非常强大的 。由此看河内郡人颇为好武斗狠,这一风气在汉代也传承了下来,形成了汉代皇室的心腹大患之一——豪侠势力 。例如说著名的游侠郭解,就是“ 河内轵人也” 。
【司马懿家族一部由武入文的转变史 司马懿家族族谱图】
司马懿家族一部由武入文的转变史 司马懿家族族谱图

文章插图
河内郡民风颇为剽悍,多出游侠之人
因此汉代官僚对此也颇为上心,在《酷吏传》中多有关于汉代酷吏镇压河内豪族的记载:
“义纵迁为河内都尉,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 。”
通过以上记载我们可以想象司马家族所处的环境 。河内郡经济发达、土地丰美但是人民好勇斗狠、豪族横行 。倘若是一支以经书传世立家的文人世家,恐怕很快就会被这些豪族世家吃干抹净,因此唯独有以武力立家,凭借强大的武力去保全自我,才有可能幸存下来 。
因此综上来看,司马家最初立家是以武立家是有其时代原因的 。
此后时代迁移,在汉朝历代皇帝的努力之下,豪族势力大受打击,游侠也几乎销声匿迹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下,儒学也开始广泛传播,大量人因为研究儒学而得名 。东汉时期,在皇室的带动之下,儒学进一步发展传播,大批人或是成为士林领袖,或是成为朝廷重臣 。
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之下,河内郡中也涌现了一批批研究儒学的家族与个人 。其中如李章研习《严氏春秋》,张玄研习《颜氏春秋》等 。我想这种风气的转变对于司马家族肯定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时司马家族恐怕也在思考由武入文的路线了 。

司马懿家族一部由武入文的转变史 司马懿家族族谱图

文章插图
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一个儒学爱好者
三、司马家族由武入文的转变
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司马家族由武入文的人是司马钧的孙子,司马懿哥哥司马朗的祖父司马儁 。
司马儁身上带有比较明显的由武入文的过渡性角色的特征 。如司马儁的身型,据记载:
“(司马儁)长八尺三寸,腰带十围,仪状魁岸,与众有异,乡党宗族咸景附焉 。”
似乎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文人应该是比较瘦弱的体型,很少能见到司马儁这样身高体壮,魁梧伟岸的文人形象 。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个体型跟是否是文人也不冲突啊!此时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晋书》对于司马儁体型的特别强调,恰恰就代表了《晋书》中的一种取向,即认为司马儁的豪壮身份与儒家气质的结合 。因此此时的司马儁恰恰就是一种过渡人物的特质 。
其实我们看司马家族所擅长之书,也可颇见其志趣 。司马家族所擅长的正是《汉书》 。在《晋书》中记载:
“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 。”
我们看汝南袁氏是专习《易》,弘农杨氏专习《尚书》,颍川荀氏涉猎广泛,《礼》、《易》、《春秋》、《诗》等均有涉及……但是这批大家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专门研习经学 。像司马儁一样研习史学的人却很少 。

司马懿家族一部由武入文的转变史 司马懿家族族谱图

文章插图
司马家族依靠研究《汉书》立家
《汉书》在汉晋时期是被当作具有实际政治功能的刑政之书,也就是说《汉书》的更多的是“经世致用”,教给你实用之学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家族研读《汉书》的重要一点是因为其实用性 。
这也是过渡时期的特点,司马家族一方面维持了其地方豪族身份,一方面又努力向儒学世家攀附,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经世之学自然是比较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