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派的五个虎形拳种黑虎拳 虎爪风的功效与作用


峨眉派的五个虎形拳种黑虎拳 虎爪风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老虎自来以它凶猛、 威武称雄于动物世界,被誉为兽中之王 。历代拳师常模仿老虎奔跑、纵跃、猛扑等动作,揉化于中华拳技之中,从而形成各类奇妙的虎形拳术,诸如形意拳十二形中的虎形、少林五形拳龙、虎、鹤、蛇、豹中的虎拳以及峨眉派武术中的五虎拳(即黑虎拳、白虎拳、虎爪拳、 虎啸拳、旋虎拳)等等 。
【峨眉派的五个虎形拳种黑虎拳 虎爪风的功效与作用】 这些虎拳从内容、形式或从技法、练法上看都有很大差别,形意虎形是模拟老虎扑食之凶猛,少林虎拳采用了虎奔、虎跃的雄姿,表现拳技演武的特色,峨眉派五虎拳则是吸取虎踞、虎窜、虎纵、虎扑、虎啸时虎的雄姿威猛和神态,结合于峨眉武术短打、轻身、内功之中 。

峨眉派的五个虎形拳种黑虎拳 虎爪风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黑虎拳
黑虎拳包括黑虎拳、黑虎腿等拳术 。系矮桩长手拳,多流行于川西、川南一带 。
黑虎拳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来自少林五形拳中的虎拳衍变;一说出自川南翠屏山,清末始由南溪县杨成家传宜宾市老拳师王登舟;更多说黑虎拳传自峨眉山麓的伏虎寺 。传说,今日依然存在的伏虎寺,寺后小山酷似一只猛虎 。而很早前,山中有一只黑虎,凶猛异常,长期出没在上山的要道上,不知伤害了多少人 。后来,被九老洞道家赵公明降伏,于是人们就依山傍水,修建了纪念性寺庙,叫伏虎寺 。后世拳师根据这一传说,按照黑虎出林、黑虎扑食、黑虎跃涧、黑虎伏蹲、黑虎抖毛、黑虎剪尾,黑虎咆哮,黑虎返首等情节,创编出峨眉派黑虎拳 。
黑虎拳流传至今,拳路、拳技、拳风均非昔日之黑虎拳 。今日之黑虎拳多连环步、同侧手脚并用,裆桩沉固,拳腿齐发,气势虎威,全套动作六十四式 。除重复段落外,主要技击动作是:黑虎出洞、猛虎还岭、伏虎相争、饿虎扑食、剪尾倒竖、虎跃山岗、黑虎掏心等等 。
主要手法是劈、冲、撩、掳、云、穿、裹、造、关、拔、擒、拿、砍、宰、削、戳、抓、挖等;常用腿法有里缠、铲、踹、虎尾腿、扫腿、蹬腿、弹剪、挂撩腿 。身法讲究斜身贴靠、俯仰屈伸、拧旋转折 。
黑虎拳的特点是:勇猛、快速、进退敏捷、劲力充足,技击性强,拳路变化多端、颇具四川南拳风格 。
白虎拳
古巴族是个崇拜白虎并以白虎为图腾的部落 。秦汉时,四川就出现了 “板楣七姓以射白虎为业”的职业武术者,在长期与虎搏击中,积累了丰富的搏斗技术,这些技击术,经历代拳师不断变革而衍化为今日之白虎拳 。
这种产生于四川地区的白虎拳,乃系峨眉派五虎拳(即白虎拳、黑虎拳、虎爪拳、虎啸拳、虎形拳)之首,是一种高桩长手拳术,全套五十六动,动作舒展、击法奇巧、虎形中带虎爪 。突出提龙炮、虎尾腿等技击法 。演武时,身倾靠体,凶猛、快速,劲力沉实,气势磅礴,虎虎生风 。
峨眉派白虎拳,主要流传于川西、川东各地 。据成都老拳师曾全忠介绍,白虎拳有升、腾、智、化四个特点,即有升高如猛虎归林之形,腾似饿虎扑羊之猛,智应危难而不惊之巧,化强为弱之能 。
白虎拳谱曾把它的技击特点概括为:白虎当道胆气壮,担山赶月追太阳;迎门暗藏铁扇子,虎踞龙蟠最难防;迎刚化柔单边挡,遇敌直来须侧伤;上打猿猴攀垂柳,下攻势如虎扑羊;拳出南山虎豹惧,脚踢北海蛟龙亡 。
白虎拳技击腿法、手法均很丰富,如跟子腿、抡腿、摆腿、双飞燕以及百挂掌、杀手、飞云手、滑车手、斩手、翻云手等等 。步法则以进、退、转、换、盖、插、跳步等为主,身法讲究浮、沉、吞、吐、俯、仰、屈、伸 。眼法多虎视 。
虎爪拳
峨眉派虎爪掌、虎掌拳、捉骡拳等均属峨眉虎爪掌拳系,这种拳术,桩势平矮、一招一势、一步一法,颇具峨眉派南拳特点 。
据内江市老拳师黄克明、彭高杰等人介绍,虎爪拳历史悠久,起于元明时期,至清代,有峨眉剑仙肖天露(据说活了一百三十多岁)擅长虎爪拳,曾以虎爪掌抓掉坚硬的青桐树皮而名噪蜀中,后传徒谭普年(外号人称谭莽子),谭传赵云山,赵再传钟玉书和银宾臣,黄克明和彭高杰分别学艺于钟、银二人 。至今,虎爪拳仍流行于川中一带 。
虎爪拳以掌指卷屈成虎爪,以掌指抓扣敌身、用掌跟着力,打一掌抓扣一下,劲发短暴,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拳爪并用,掌指连发,头、颈、背、胸、 腹、腰、臀、胯、膝、踝、足以及肩、肘、腕、掌、拳、爪、指、勾手无处不作攻击之利器、处处皆能保护自身,充分发挥“一撒通身皆是手”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