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抽样的计算公式

一、分层抽样的计算公式分层抽样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p=Cm(t0-t) 。分层抽样法也叫类型抽样法 。它是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总体(或称为层)的总体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抽取样品(个体)的方法 。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使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方法主要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体抽样、系统抽样 。
二、分层抽样法步骤首先,辩明突出的(重要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分类特征,这些特征与所研究的行为相关 。例如,研究某种产品的消费率时,按常理认为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平均消费比率 。
为了把性别作为有意义的分层标志,调查者肯定能够拿出资料证明男性与女性的消费水平明显不同 。用这种方式可识别出各种不同的显著特征 。调查表明,一般来说,识别出6个重要的显著特征后,再增加显著特征的辨别对于提高样本代表性就没有多大帮助了 。
第二,确定在每个层次上总体的比例(如性别已被确定为一个显著的特征,那么总体中男性占多少比例,女性占多少比例呢?) 。利用这个比例,可计算出样本中每组(层)应调查的人数 。
最后,调查者必须从每层中抽取独立简单随机样本 。
三、分层抽样例题某校高中生一年级250人,二年级350人,三年级400人,分层抽样抽取200人,如何抽取?
总人数250+350+400=1000
200÷1000=0.2
一年级250×0.2=50
二年级350×0.2=70
三年级400×0.2=80
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有何差异分层抽样是随机样本而配额抽样则不是 。两者的区别并不在于分层或配额的计算公式(两者公式的写法也许不同,本质确实一样),而在于分层或配额所依靠的特征指标不同、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如何找到被访者的过程不同 。
分层抽样如何确定样本容量样本数的确定方法有3种:
1、分层定比:各层样本数与该层总体数的比值相等 。

例如:一所学校的男女比例是3:7,那么对该校男女生进行分层抽样的样本数比值也应该是3:7 。
2、非比例分配法:当某个层次包含的个案数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太小时,为使该层的特征在样本中得到足够的反映,可人为地适当增加该层样本数在总体样本中的比例,但这样做会增加推论的复杂性 。
分层抽样的特点:
总体中赖以进行分层的变量为分层变量,理想的分层变量是调查中要加以测量的变量或与其高度相关的变量 。

分层的原则是增加层内的同质性和层间的异质性 。常见的分层变量有性别、年龄、教育、职业等 。
分层随机抽样在实际抽样调查中广泛使用,在相同样本容量的情况下,它比纯随机抽样的精度高,此外管理方便,费用少,效度高 。
扩展资料

某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分别有学生1000名、800名和700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怎样抽取较为合理 。
分析: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因此用眼的时间也较长,视力状况较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的视力状况差),不能在2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也不宜在3个年级中平均抽取 。
为准确反映客观实际,要注意总体中个体的层次性以个有效的办法是,使抽取的样本中各个年级学生所占的比与实际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相同应抽取:
初一学生:100×(1000÷2500)=40(名)
初二学生:100×(800÷2500)=32(名)
初三学生:100×(700÷2500)=28(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层抽样
总体为13亿,现在想对其进行分层抽样 。请问,(1)如何确定样本容量?即如何确定抽样比(2)如何算误差按什么分类:要看你想干什么,按人头算(分成男女) 按工作算分成有工作和无工作或有收入与无收入或按年龄段分等,有多种分层方式,比例的计算很少能达到13亿,所以要剔除掉不符合条件的子样,按分层抽样的分类规则 进行计算,剔除掉的部分所占的总额的份额用概率进行评估所得比例就是误差率,也就是误差等于13亿乘误差率
分层抽样和配额抽样有何区别(1)含义不同:
1、配额抽样也称“定额抽样”,是指调查人员将调查总体样本按一定标志分类或分层,确定各类(层)单位的样本数额,在配额内任意抽选样本的抽样方式 。
2、分层抽样法也叫类型抽样法 。它是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总体(或称为层)的总体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抽取样品(个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