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法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国防部颁发的作战条例,而姜太公曾担任周文王的大司马,故有周之司马法出自姜太公之说 。
《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还要古老 。它保存着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有浓郁的贵族色彩,如“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
此书讲军礼的地方甚至超过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 。
5、《三略》
《三略》即策略、谋略、战略,此书简略不穷,但其意精明,虽未述全,但不失为兵家上乘之略,相对于《六韬》更精深,更全面 。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著名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 。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 。
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 。目前,该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将领必读的书籍之一 。
6、《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疑古派一直认为《尉缭子》是伪书,《尉缭子》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尉缭子》并非伪书 。
《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 。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 。一般署名是尉缭子 。
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
7、《李卫公问对》
《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李靖问对》,或简称《唐李问对》、《问对》,是兵家著作 。相传是由唐初著名军事家李靖编写,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讨论军事问题的言论辑录 。
《李卫公问对》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内容相传为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 。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四十问答,中卷三十三问答,下卷二十五问答,凡九十八次问答,约一万余字 。
【六韬作者是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经七书
六韬是什么意思?它的引申义是什么?《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 。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 。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 。此书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兵家类中不见著录,但在儒家类著录有《国史六》“即今之《六韬》也,盖言取天下及军旅之事 。字与韬同也 。”《隋书·经籍志》明确记载:“《太公六韬》五卷,周文王师姜望撰 。”但从南宋开始,《六韬》一直被怀疑为伪书,特别是清代,更被确定为伪书 。然而,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中,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就有《六韬》的五十多枚,这就证明《六韬》至少在西汉时已广泛流传了,对它的怀疑与否定也不攻自破了 。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 。皆宗太公为本谋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
今存版本有: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残本、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残本、敦煌遗书残本、《群书治要》摘要本、《四库全书》本、《续古逸丛书》影宋《武经七书》本、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丁氏八千卷楼藏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影印本 。
今本《六韬》共分六卷 。文韬——论治国用人的韬略;武韬——讲用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
- 霹雳九皇座是哪九个人
- 六线分段器怎么短接
- 六通阀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 观潮这一课重点描写了什么
- 一折浪琴表是真的吗
- 滋补甲鱼汤的做法是什么?
- 遇到没实权的领导怎么办 是永远没有还是暂时的
- 龙猫放风的问题是必须的吗
- 烹饪工艺与营养学的是什么
- 华为手机不能打电话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