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的意思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的意思是春风也知道离别时的痛苦,所以没有遣这柳条发青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劳劳亭》 。在唐玄宗天宝八载,李白在早春时节到金陵的劳劳亭游玩时,有感而发作下此诗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的意思意思: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
出自:唐 李白《劳劳亭》
原诗:
劳劳亭
唐代: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释义: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 。
此诗并非写劳劳亭的春光,而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全诗语言明快自然,风格清新俊逸,移情于景,托物言情,造意新巧,落想奇特,迂回曲折,蕴藉深婉 。
扩展资料
前两句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点旨,将天下人间离别伤心情怀全都聚集到劳劳亭;后两句则转换视角,别出心裁,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更进一步地烘托离别的伤情 。
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 。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了一起 。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
“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 。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古风》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对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的意思 春风也会理解离别的痛苦,不催着柳条儿发青 。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劳劳亭》 。全诗是: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全诗译文是: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理解离别的痛苦,不催着柳条儿发青 。
《劳劳亭》赏析
此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 。单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 。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别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 。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却非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 。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指出天下伤心之地是离亭,也就是说天下伤心之事莫过于离别,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 。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 。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别翻新意,另辟诗境 。
作者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