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分为几部分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可以分为五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以及“我”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在品德方面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提倡人们思考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原文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参加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总想写点什么,一则说说自己的心情,二则作为纪念 。可是一拖延就三个月过去了 。依理,或依礼,都应该尽早拿起笔来 。写什么呢?这有困难 。一是他业绩多,成就大,写不胜写;二是遗体告别仪式印了《叶圣陶同志生平》的文本,一生事业已经简明扼要地说了;三是著作等身,为人,以及文学、教育、语文等方面,足以沾溉后人的,都明摆着,用不着再费辞 。但纪念文是还要写 。为了不重复,打算沿着两条线选取题材:一是写与我有关的,二是写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
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 。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没以字行,用叶绍钧的名字 。我的印象,比如与鲁迅、郁达夫相比,鲁迅笔下多锋芒,郁达夫有才任情,叶先生只是平实规矩而已 。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 。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 。中国读书人的思想,汉魏以后不出三个大圈圈:儒、道、释 。搀合的情况很复杂,如有的人是儒而兼道,或阳儒阴道;有的人儒而兼释,或半儒半释;有的人达则为儒,穷则修道;等等 。叶圣陶先生则不搀合,而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 。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他说:“不必客气 。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 。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 。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 。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他说:“好,就这样 。”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
文革的大风暴来了,还见了一次给他贴的大字报,幸而这有如阵风阵雨,不到片刻就过去 。但交往总是不便了,何况其时我更是自顾不暇 。所以只能默祝老人能够如《尚书》所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一晃差不多十年过去,知道老人幸得安居,食住如旧,也就放了心 。其时我是依据七十年代初的什么文件,干校结业,因为妻室是有两只手,仍在城里吃闲饭的人,所以没有返城居住的权利,双肩扛着一口下了乡 。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 。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 。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