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的故事( 二 )


其实这句话最早的时候是从古代流传出来的,当时这句话是从古代春秋末期鲁国公左名明的《左转》中流传出来的,这句词语还有个意思就是在公元468年的时候,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当时的齐国为防止晋国强大,只得派陈成子带兵援郑,当时两兵对战的时候,有个名叫荀寅的人对着陈成子说“有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
当时陈成子听完之后大怒,称出发前的时候,国王有令不要为了零星的小兵而伤害自己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1000辆战车,自己也不能避而不战,还对着荀寅说,你刚才说这话的意思就是长他国志气,灭自己国家威风,荀寅听到之后自知失言称: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这意思就是说聪明人在谋划一件事情的时候,对其的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要考虑到 。
这个词语流传至今也是形容在询问别人的时候,别人什么都不知道就在大肆宣扬,当别人问道自己的时候,自己却回答不上来,所以也是用于形容冒冒失失当然在清朝的时候这个词语却不是这个意思,清朝的时候这个词语是用来形容找不到人,流传到现在就是对情况一无所知了 。
所以现在很多词语在古代流传至今的意思都变了,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词语,但是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故事之后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词语有了新的认识 。
一问三不知出自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 。
延伸:
一问三不知,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载于《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 。
“一问三不知”原义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三不知:指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不知道),后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其结构为联合式,在句中可作分句,含贬义 。
运用示例
现代·老舍《骆驼祥子》:“自己顶好学拉磨的驴,一问三不知,只会拉着磨走 。”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变三不知为三知》:“遇到别人问起许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他常常一问三不知 。”
现代·叶文玲《小溪九道弯》二:“葛老司一没‘参派’,二没‘观点’,稀里糊涂的一问三不知,酒倒吓醒了一半 。”
"一问三不知"的历史故事是什么一问三不知
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 。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
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 。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 。郑国君王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 。
齐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因而更加强大,构成对齐国的威胁,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 。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愿意冒雨过河 。郑国的向导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齐军早日到达 。如果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 。”
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 。战马见了的舀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 。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伯,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 。他们的军队排列得非常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 。”部将们也赞成他的看法,主张撤兵 。苟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 。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 。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文出来的 。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掠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 。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间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 。”
陈成子听了使者的活,知道这是苟瑶编造出来的说言,十分生气他说:“欺压别人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像苟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齐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