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翻译:横看是山岭,侧看像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角度都不相同 。没能识清庐山的真正样子,只是因为身在山中 。
诗的开头两句概括了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即景说理,因为身在山中,所以看不清庐山真正的样子 。其中蕴含的哲理: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是片面的;只有站在客观的角度,才能认清事物的真正面貌 。
不识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是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
原文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字词释义
1·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
2·侧:侧面 。
3·各不同:各不相同 。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
6·缘:因为;由于 。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
8·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
不识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是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作者自己身处庐山之中,而看不清四周的全景 。抒发了作者登山后的感受 。从而也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第一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第二,许多的人做事往往是“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 。”
之所以如此,大概是我们身处其中,不能纵观全局,因而被它的许多“面”给迷惑了 。
1.原文《题西林壁》年代: 宋 作者: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
3.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
- 千岩什么成语
- 山居秋暝题目解析
- 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
- 加入乒乓球协会的目的
- 泰国游自费项目的注意事项
- 电脑突然检测不到硬盘解决方法 固态硬盘不识别了如何修复
- 人猿泰山成人版:一部引人注目的视觉盛宴 如何评价人猿泰山成人版
- 为什么要双反
- 上大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 舍什么逐什么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