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出自我( 三 )


一样的心,要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才能够拥有自己的自我人生,去创造自己的美好明天 。
活出自我的标准是什么?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自我并非只是协调“本我”和“超我”,自我本身就具备功能,特别是自我心理学发展以后,人们逐渐发现,自我具有独立的内在动力系统,自我主要通过对外在环境的探究得到满足和成长 。
这恰恰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自我形成的一个主要方式:探究 。
探究是自我仔扮睁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说是自我最终的目标 。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为探究而生 。
大家观察身边的婴儿,可能有这样的经验:
婴儿第一次被父母抱出家门的时候,他们的小眼珠子转啊转,脑袋晃啊晃,感觉眼睛耳朵都忙不过来了,他们在干么?他们正是在探究,借助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不断地探究环境 。
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也就是说没有“我”这个概念 。比如他会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吃自己的大便,慢慢地,他才能知道这些原来都是自己的手和脚 。最早的时候,他看见镜子中的自己,会用手去摸镜子,因为他并不知道镜子的人就是自己,还以为是别人 。什么时候有自我意识呢?就是他看见镜子中的人知道那是自己了 。心理学做过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来证明婴儿的自我意识 。在孩子的额头点一个红点,当小孩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时候,会触摸自己头上的红点,而不再是去触摸镜子,这就说明,小孩子知道镜子中的人是自己了,他具备了最初的自我意识 。
这个时候,婴儿也只是有“镜子中是我”的一个模糊概念,紧接着,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又是什么,是怎样的?我和环境的关系是什么,我和他人的关系是什么 。
于是,人便开始了一生的探究,对自己、对环境的探究,正是通过探究,才不断的形成和完善对自己清晰的认识 。
小孩为什么喜欢玩抓迷藏?眼前这个人没了,这个人又出现了,这个人没了,这个人又出现了 。正是通过这样的反复体验,形成了人的客体恒常性,即:周围的人或物(即:客体)不会真的消失,他们只是暂时不见了 。而这个也是形成安全感的基础之一,比如,孩子知道了妈妈只是离开一会,她还会回来的,他会相信“我和妈妈的关系是安全的、稳定的”,最终形成安全依恋关系 。
再比如,你告诉孩子“箱子里是空的,别看了”,他一定不会听你的,还是会坚持打开箱子看一下;你说“水热,别碰”,他还是会去碰 。他需要通过探究来完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及对自己的认知 。比如我看了箱子,确实什么都没有,“空”原来是这个意思;我碰了热水,烫的好疼缺游啊,原来热的感觉是这样的 。
不仅孩子会这样做,这种探究会贯穿我们的一生 。比如旅行,网络上的图片比自己真实看到的还美,国庆节几乎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全球旅行,那为啥人们还愣是要人挤人自己亲自去一趟呢?是的,就是为了探究 。探究这些干么呢?
可以这么理解,探究即是自我的内在动力,也是自我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更是自我的表达 。
举个例子:自我的内在动力促使我们去旅游,而旅游让我们增加了对世界、对自己以及自己和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促进了自我的完善,不仅如此,旅游也是自我的表达,“我到过某地,见过某物,留下过足迹”,认识到这个,就可以理解为何有些人旅行的时候喜欢在柱子上刻上“某某某,到此一游”,这就是自我的表达,形成自我存在感的根本 。意味着“我,某某某,来过,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痕迹 。”
自我通过各种途念岁径得到表达,也就获得了自我存在感 。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为何人们喜欢在网络上骂架,这是自我寻求表达的过程,更是自我存在感的获得 。
再者,心理学研究发现,赞扬一个人比批评一个人好,批评一个人比无视一个人好,其中缘由就是自我存在感 。
赞扬代表自我的存在被周围环境接纳,批评虽然意味着自我的某部分不被接纳,但至少自我被他人看见 。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至少说明他被看见被关注,这两种都比自我存在被无视、似乎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要好得多 。如果自我被环境无视,这个生命在世界上的存在就是零,是空白,这可能是让人们最恐惧的事了吧 。自我存在感丧失是对一个人极大的伤害 。
这也是为何我们总是在寻求自我表达,哪怕惹人厌恶,也不让人无视 。正因为如此,那些总是压抑自我,不敢表达,在社交群体中总是躲在角落的人,也是痛苦更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