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日的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 , 也就是地球同一条经线对某一个恒星周期所需的时间 , 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 。
假设地球只有一面对着太阳公转(像月亮一样) , 那么'恒星日"只有一天而“太阳日”是0;假设地球只有公转没有自转 , 那么“恒星日”就是0 , 而“太阳日”就是一年 。
事实是地球有公转又有自转 , 那么把公转多出的一天平均在每一天 , 于是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24小时/恒星年=23小时56分4秒 。
一个恒星日是多长时间?恒星日是地球自转一周实际需要的时间 , 不是地球上某地太阳两次位于高度角最大的间隔时间 。一个恒星日是地球同一条经线两次正对着某颗遥远的恒星时间隔的时间 , 这个时间比该条经线上太阳两次位于高度角最大的间隔(就是一个太阳日 , 时间是24小时整)要小 。
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已经自转一周了 , 再一次正对着那颗恒星了 , 一个恒星日已经到了 , 但由于地球公转 , 这条经线还没有再一次正对着太阳 , 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行 。
一个太阳日是24小时整 , 而一个恒星日只有23小时56分4秒 。恒星日比太阳日要短3分56秒 。
恒星日怎么算??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 从地球上看地球以外的任何天体都有东升西落的周日运动 。以恒星为参考体的自转周期 , 即恒星的周日运动周期 , 定义为恒星日 , 再划分为恒星时 , 分 , 秒 , 构成恒星时系统 。以太阳为参考体的自转周期 , 即太阳的周日运动周期 , 定义为太阳日 , 再划分为太阳时 , 分 , 秒 , 构成太阳时系统 。两者的时间差异在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 。
已知地球公转一周为365.2564 日 , 则地球日平均角速度是:360°÷365.256日=0.98561°(即59′8″.196)当地球自转一周 , 完成一个恒星日后 , 还须绕过△t=59′8″.196 , 才能完成一个太阳日 。可见 , 太阳日比恒星日多出59′8″.196 。已知恒星日地球自转一周为23 时56 分4 秒(即1436.06667 分) , 则地球自转1°的时间是:1436.06667 分÷360°=3.989074 分(或24 时÷360°59′8″.196=3.989074 分) , 3.989074分×59′8″.196=3 分55.9622 秒=3 分56 秒 , 所以一太阳日:23 时56 分4 秒+3 分56 秒=24 时 。
一个恒星日是多长时间?是被怎么样定义的?恒星 , 一种天体 。恒星实际上就是能够发光的球体状的等离子 , 然后它是能通过自身重力让自身保持在一起的天体 。恒星分为能看到跟不能看到的 , 能看的就是我们晚上抬头看的星空 , 那些亮着的行星就是恒星 , 看起来好像很近的样子 , 实际上距离地球太远了 。不能看到的恒星就是我们所说的银河系以及银河系以外的世界 。恒星是来源于由氢、氦等微量重元素组成的星云在引力塌陷的时候所形成的 。人们对于恒星的了解 , 现在真的不算太多 。
恒星除了一部分处于单独运动的状态之外 , 更多的是联星 , 也就是两颗以及更多的恒星在重力约束的影响下开始围着轨道相互围绕 。因为运动范围的不断扩大 , 也有很多的球状星体 。恒星看起来好像是固定不变化的 , 实际上恒星是一直在处于运动的过程中 , 只不过那种微小的变化是人们肉眼看不到的 。
恒星日说的是统一恒星会被子午线会两次指向 , 中间的间隔也就是恒星日了 。天文学角度分析 , 把恒星日称作为地球自转的恒星周期 , 是用恒星作为标准量度去计算地球自转的周期 。简单说恒星日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不过这个数字不是我们熟知的24小时 , 而是23小时56分钟4秒 。这个才是最准确的恒星日 。
不过天文学角度来看待恒星日不太一样 , 天文学定义的恒星日不是从恒星的角度出发 , 是指黄道跟赤道的升交点 , 也就是白羊宫的第一点 , 换算成地球时间也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时间 , 跟之前的恒星日对比 , 这个恒星日是不一样的 , 因为这个恒星日并不是固定的 , 毕竟每年的春分点是会不断地向西边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