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哪些方面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个国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 。
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
一是效率的改善 。
二是技术进步 。
三是规模效应 。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括没有识别带来增长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它只能相对衡量效益改善技术进步的程度 。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哪些方面劳动、资本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 。
全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部分要素生产率”的对称 。产量同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全部要素是劳动、资本和土地这三种生产要素的总称 。全部要素生产率由于把产量变动和全部要素投入量变动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因此,能全面衡量生产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J.W.Kendrick)认为,经济增长率来自要素投入量的增长率和全部要素生产率两个方面 。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比较
1、增长会计法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方法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增长会计法,另一类是经济计量法 。增长会计法是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估算过程相对简便,考虑因素较少,但主要缺点是假设约束较强,也较为粗糙;而经济计量法利用各种经济计量模型估算全要素生产率,较为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估算过程较为复杂 。
2、索洛残差法
索洛残差法最早由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1957) 提出,基本思路是估算出总量生产函数后,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故也称生产函数法 。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 。
3、经济计量法
由于增长会计法存在着较多缺陷,后人提出很多经济计量方法,以期借助各种经济计量模型和计量工具准确地估算出全要素生产率 。
隐性变量法(LV)
隐性变量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全要素生产率视为一个隐性变量即未观测变量,从而借助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给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 。具体估算中,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需要进行模型设定检验包括数据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ADF单位根检验和JJ协整检验 。由于产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数据的趋势成分通常是单位根过程且三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往往利用产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来建立回归方程 。
潜在产出法(PO)
索洛残差法和隐性变量法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都暗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即认为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 。换言之,这两种方法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都忽略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力实现改善即技术效率提升的影响 。
潜在产出法也称边界生产函数法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遵循法雷尔的思想,将经济增长归为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改善(技术效率提升) 三部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与能力实现率改善之和;估算出能力实现率和技术进步率,便给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要素生产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部要素生产率
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如下:
一是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也是提高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因此,应当进一步全面优化,破除制约劳动、资本、能源等要素创造价值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沉淀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激发要素生产活力 。
二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方法 。技术创新的途径包括技术扩散、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未来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在于自主创新 。因此,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力促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