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 辛亥革命的时间和意义

1924年时,孙先生曾在一次讲话中,将1911年4月,发生在广州的黄花岗起义当作革命的高潮和辛亥革命的预演 。
这场又被称呼为“广州起义”和“广州三·二九起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是孙先生和黄兴、赵声等革命领袖,在1910年10月与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时决议进行的 。
会后,黄兴先生成了起义的总指挥,广州越华路小东营五号成了起义的总指挥部 。

辛亥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 辛亥革命的时间和意义

文章插图
(黄兴)
一切就绪后,1911年4月27日下午5点半,黄兴带领130多名敢死队成员,进攻两广总督署 。
这是中国同盟会领导的第十次广州起义 。
敢死队员不惧牺牲,进攻总督署,吓得两广总督张鸣岐逃走 。
起义军在占领并焚毁了总督署后,跟随后赶来镇压的北洋军(李准部)在东辕门外展开血站,最后寡不敌众遗憾落败 。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退香港,林觉民、喻培伦、方声洞等烈士壮烈牺牲 。
按照后来统计,名讳可考的牺牲者计有86名,其中72人的遗体被潘达微寻获并安葬在了广州红花岗 。
随后埋葬烈士遗体的地方,被潘达微改名黄花岗,这也是黄花岗起义名字的由来 。
辛亥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 辛亥革命的时间和意义

文章插图
(孙先生)
起义过程如此,那么孙先生在事后阐述这件事时,到底如何诉说当时的心境的?
答案是:他认为,这是武装起义,用革命推翻清朝的最后机会 。
因为清朝的预备立宪,让原本对于清朝失望的无数革命者寻思,清朝改革决心如此大,革命终究是不好的不如支持改革吧!
于是,原本革命的队伍中,不少人为了稳定,纷纷加入了改革派 。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件事 。
但凡有改良的机会,中国人都不愿意用最激进的办法寻求变化,只要清朝有诚意,民众就不会去玩命 。
这点上,也有时代先行者的举动为证 。
在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后的1906年到1908年,曾经的激进派革命者刘师培、章太炎等人,纷纷选择了回归改革的阵营,督促清政府的变革 。
【辛亥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 辛亥革命的时间和意义】
辛亥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 辛亥革命的时间和意义

文章插图
(刘师培、章太炎、黄侃)
今日我们谈辛亥革命,一般会说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是历史大势 。
其实在当时的时代,这个说法有道理,但不一定准确 。如果不是接连两个问题的发生,辛亥革命或许就不会发生,清朝还会挺很久 。
这里,我们需要将时间线拉回1906年到1911年,这五年时光中 。
1906年,清政府在慈禧太后带领下,宣布预备立宪,并公布了所谓的立宪日程表 。
虽然这立宪进度推推拉拉 。
可在1908年8月27日时,依旧颁布了第一部《钦定宪法大纲》,从这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宪法看,保守的清政府,在慈禧太后带领下,或许真有改良的心思 。
毕竟一个政体变化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都是需要慎重思量的事情 。
但,这慈禧太后最后努力,却在他死后,还有顺带带走光绪皇帝后,变了味道 。
1908年11月14日到15日短短24个小时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接连去世 。
辛亥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 辛亥革命的时间和意义

文章插图
(接连去世)
他们的死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让紧随而来,主政清朝的摄政王和孤儿寡母们,在后续的施政中充满了变数 。
孤儿寡母都听摄政王的,可年轻的摄政王载沣经验不足,也不懂平衡之道,就难免会因为孟浪,而出大问题 。
清朝就这么略带摇晃地走了几年 。
这政治改革虽然在继续推进,按时间表修改,曾经的预备立宪期也从9年变成了5年,如果一切顺利,清政府将在1913年改组成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
虽略带摇晃,但改革进程一点没落下 。
这就是黄花岗起义发生的背景,也是失败的根源 。
辛亥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 辛亥革命的时间和意义

文章插图
(新政和立宪)
为何这背景和失败的根源息息相关,其实答案很好找 。
首先:当时清朝的大趋势是,大家都在等待宪政开启,督促清朝自我革新 。
其次:发现于两广的起义,对全国大局而言,或有震动但影响力不足以颠覆王朝 。
最后:这是孙先生的无奈之举,准备谈不上多充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