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子比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
【出处】《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意思】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
【欲把西子比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扩展资料
1、《饮湖上初晴后雨》创作背景
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
2、《饮湖上初晴后雨》鉴赏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 。作者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 。于是乎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
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
3、《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介绍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 。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
赏析:在这两句诗中,诗人运用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 。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的意思是什么?“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意思是: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无论淡妆浓抹,她总是显得那么美丽 。此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共有两首,本诗为第二首 。
全诗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译文为: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无论淡妆浓抹,她总是显得那么美丽 。
扩展资料: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作者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 。于是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