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古诗词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 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一般指沁园春·雪 。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 , 纵横千万里 , 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 , 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
赏析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 。上阕因雪起兴 , 借雪景抒写情怀 。起笔不凡 ,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不先写“雪”字 , 而首推“北国风光” , 不仅突出了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 , 而且造境独到优雅 , 可以冠结全篇 。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 , “望长城内外 ,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大雪覆盖了一切 , 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 , 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 。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 , 十分准确、传神 , 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可谓静中写动 , 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 , 像银蛇舞动 , 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 , 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 。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 , 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 。“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 , 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 , 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 。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 , 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 。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 , 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 , 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 , 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
《沁园春·雪》原文及赏析 导语:《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诗词名篇 , 于1936年(丙子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创作 。1945年10月 , 毛泽东远赴重庆谈判 , 将诗作抄录送给诗人柳亚子 , 随后刊登在重庆各大报纸 , 广为流传 。诗词分上下两阕 , 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 , 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 , 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 , 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 抒发主席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宋词大全 , 欢迎大家参考!
《沁园春·雪》原文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
望长城内外 ,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 ,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
须晴日 , 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 ,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 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 , 成吉思汗 , 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
《沁园春·雪》翻译
北方的风光 , 千里冰封冻 , 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 , 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 , 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 ,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 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 , 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 , 分外美好 。
江山如此媚娇 , 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 , 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 , 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 , 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 , 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 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
《沁园春·雪》注释
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 , 如宋称辽、金为北国 , 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 , 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 。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我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
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 。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 , 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