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鲜的典故

一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代,徽州府,有一个农民带着四只羊乘船过练江,可是船有些小,一只羊不慎落水,引来鱼群,群鱼抢食羊肉,吃得晕头转向 。这时,一位渔民荡舟经过,撤了一网,收获众多 。回家后,渔夫宰鱼,惊奇发现鱼肚装满碎羊肉,便将鱼宰净,碎羊肉重新填入鱼肚中,一道烧煮,结果烧出来的鱼,骨酥肉烂,不腥不膻,鱼汤鲜美,羊肉奇香,风味极其独特 。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名品,鱼羊鲜 。
另一说法是:孔子周游列国初期,四处碰壁,举步维艰,连饭都吃不上,其弟子只能四处乞讨,一天,偶得一些鱼肉和羊肉,由于大家都饥肠辘辘,遂将鱼、羊肉混在一起煮,发现其味竟鲜美无比,自此流传开来 。并且听说“鲜”字便是这样得来的 。
鱼肉和羊肉在一起煮,味道会更鲜吗?真的,这就是事实 。别看有什么鱼羊羹,羊鱼荷包,羊方藏鱼等名菜 。但是说实话,这也仅仅代表了当地的口味,并不是于鱼羊为鲜的最初由来 。所以今天同事给我争辩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才发现有很多人都已经被洗脑了 。
鱼羊为鲜,这个典故最早出自清代的袁枚,这是个爱吃羊的大学者 。据说有一次他在自己家里请客 。桌上摆了白切羊,红烧羊,羊肉粉丝羹,蜜蜡羊腿等几大碗羊肉菜 。但有的客人可能觉得羊肉腥膻,迟迟不肯动筷子 。
袁枚觉得场面有点冷,就说到:“羊肉的味道其美无比,你们为什么都不肯吃呢?古人造字时候就说了,鱼羊甚鲜,美字从羊,鲜字从羊,羹字从羊,吉祥如意的祥字也从羊 。你看,凡是山珍海味都不如羊肉鲜美” 。客人于是开怀大笑,几盘羊肉一扫而空 。
这是现在能查到的鱼羊为鲜的最早说法了 。但实际上袁枚当时是以调侃的口气来说的,无非是劝大家多吃几口羊肉 。因为他不可能没看过《说文解字》,不会不知道“鲜”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鱼名,出貉国 。从鱼,羴省声 。
意思就是:鲜,一种鱼的名字 。出产于貉国 。以鱼偏旁部首,羴省去两个羊做声旁 。所以,在古汉语中,鲜耶不读xian,而是读siuan 。读读看,是不是特别拗口 。
但是到了近代,又不知道受没受到袁枚的误导,徐州的厨师们开始杜撰了一个传说:相传彭祖有一天没看好炉子,锅上层蒸的鲫鱼掉到下层的羊肉汤中,等发现的时候,羊肉已经炖得酥烂了 。八百岁的彭老爷爷尝了一下觉得味道挺好,于是便有了鱼羊为鲜 。
但实际上它只代表了徐州当地的口味 。比如说我在当地吃到这道菜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它有什么可取之处 。羊肉是一种有强烈性格的红肉,而鱼肉呢,总归会带有或多或少的腥味 。所以他们两者相处的并不融洽,反而会破坏彼此所带来的原味 。这并不是一对绝佳的cp,也就是勉强能吃而已,根本谈不上出彩 。
因此,它更多的是本地的味觉记忆,比如贵州的羊瘪汤,本地人吃的不亦乐乎,外地人掩面而逃 。东台的鱼汤面,当地人甘之若饴,我第一口就吃出浓重的腥味,根本咽不下第二口 。而鱼羊为鲜也是如此,羊肉本身的鲜味是很重的,鱼的鲜味则更加明显 。以前的厨师认为鲜上加鲜,好上加好,应该就是一道好菜 。
羊肉最好单独成菜,就算非要和其他荤菜类一起来烧,也必须要选择毫无个性的白肉 。比如我们可以用兔子肉 。兔子肉是和谁烧就是谁的味,毫无个性,用来搭配羊肉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而且兔子和嫩羊的焖烂时间是基本一致的,可以一同放入烧制,倒也省事 。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任你说的再多,但鱼羊就是一个鲜字啊 。很有可能是最早的词义发生变化了,你说呢?
为什么鱼羊为鲜?鱼羊鲜,这是一道菜名
然后这道菜以前有个很古老的故事说的是一代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自创了一道菜 。设家宴待客时,来宾食之皆说味道鲜美而赞不绝口并问先生这是什么菜?先生告知是“鲜鱼炖羊肉” 。众人齐夸先生的这道菜创造的好 。大千先生笑道,鱼羊为鲜也 。但这不是我的发明,是老祖宗创造的 。我们的先人在造字时就知道鱼羊为鲜了 。
当年我看到这个典故后就买来鲫鱼和羊肉一起炖着吃,嘿、味道确实鲜美!虽只知道典故不晓得具体的制作方法程序,但我琢磨着鱼肉羊肉炖熟的快慢不同,一起下锅恐怕羊肉炖熟时鱼肉就炖碎或炖飞了 。故制作时就先将羊肉炖得差不多了再把鱼续入,然后用小火慢慢煨上一段时间就行了 。
想尝尝鱼羊一起炖出的鲜味儿就动手招呼吧,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置调料佐料既可,做出来味道肯定错不了,鲜着呐 。这就是所谓的鱼羊为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