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侠客与日本武士的相同与不同

中国侠客与日本武士异同点有很多,部分举例说明如下:
不同点:
1、起源不同:我国目前的两种主流观点,认为侠的精神主要出自儒家或墨家的思想学派 。武士道是日本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而慢慢分离一些农民去训练,后来成立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团 。
2、个人英雄主义与团队精神:中国侠客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行侠仗义,往往各凭个人喜好和一己之力 。日本武士道则不同,日本的武士通常都结成团体,各为其主人其集团利益而战 。
相同点:两者均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中国的侠客,在战国时代的游侠时代,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性的 。但在汉代的“独尊儒术”的影响下,侠已经成为了官府的对立面 。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日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而慢慢分离一些农民去训练,后来成立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团 。
中国古代剑客跟日本古代武士有哪些区别?第一,日本人最大的长处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武术上的造诣各有千秋,武术的修为也各不一样,相比之下,中国剑客更讲求容忍,日本剑客更讲求坚韧 。
第二,从武器上,凭日本的所谓武士刀纯粹是用来切肉的,中国古代的将领尤其是高级将领都会有完备的盔甲,只要不被武士刀看到裸露在盔甲外面的部位,武士刀十有八九会断掉 。
第三,剑客所用兵器也不一样,日本掌握炼钢技术较早,炼出的剑技术含量较高,质量较好,价格更昂贵,不是中国古代一般宝剑所能比的 。
论中国的侠士、西方的骑士和日本的武士 :
侠士,武士,骑士都是的对所谓的"国民性"起着深刻影响的历史上的武士" 。“国民性"一词源自日文,意为:一国或一民族的全体所共同具有的性质,感情 。
那么,"国民性"也可以理解为"民族性",或"民族性格".黑格尔曾意味深长的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因此,按照辩证观点,"国民性"的内涵并非是自明性的,它必须通过相互的比较才能较全面地呈现出来 。
中国侠士,日本武士,西洋骑士都是和各国"国民性"有着极其密切关系的具有某种"超越意识"的武士阶级 。它们作为东,西方民族带有尚武色彩的文化精神的象征,显然有其可比性 。
因此,为了更好地阐明侠义精神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深刻影响,从文化精神的角度对侠士,武士和骑士进行比较研究,不失为一个必要而有意义的课 。
发现中国侠士和日本武士西方骑士最根本的区别了严格来说,与骑士精神,武士道对应的不是武侠,而是“士大夫”精神 。
中国在春秋之前,类似于中世纪欧洲和幕府时代的日本,都是一种封建社会,注意不是我们教科书说的那种封建社会 。
封建社会都是金字塔结构,结构大致为(天子,教皇,天皇)——(王,国王,将军)——(诸侯,诸侯,大名)——(附庸)——(士,骑士,武士)
【中国侠客与日本武士的相同与不同】在中国,大夫大概属于附庸这个等级,高于士 。早期是大夫、士连用,后期才改为士大夫 。
这些结构可以简化为一个模型,那就是封君—封臣关系 。
封臣对自己的封君都是士,诸侯是国王的士,附庸是诸侯的士 。因而,整个封建贵族阶级也都以“士”自居,欧洲的国王也会自称骑士,整个日本的武士阶级称为“武家”,同样,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以“士大夫”自居 。
因此,士大夫精神对应骑士精神对应武士道 。而中国士大夫精神的浓缩就是儒家那一套伦理道德,君不见儒者六艺和骑士七艺多么相似,而武士道几乎无障碍的全盘接受儒家思想 。
但是 。
中国的封建社会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瓦解了,简单的说,就是诸侯升级成王,扩张王权,大夫一级的附庸丧失封建特权,从一级封建领主转化为官僚 。
士也纷纷从原本固化的封建体系中游离出来,成为“游士” 。大致来说,相当于欧洲出现了大量自由雇佣骑士,日本出了大量浪人 。
也因此,战国四君子才能动辄门客三千 。
日本幕末那一批维新志士,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
这时候,士的追求就和前期不同了,士大夫精神的含义也开始转变,慢慢成为我们今天理解的样子 。
至于武侠,与其说是“士”精神的产物,不如说是刺客与强盗精神吸收了部分“士”精神的产物,后来更是三教九流的大杂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