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作品有哪些

《印度简史》、《大唐西域记校注》、《东方文学史》、《清塘荷韵》、《留德十年》、《牛棚杂忆》、《季羡林散文选集》、《夹竹桃》、《月是故乡明》等等 。
季羡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也是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东方学大师,他精通多国语言,是我国当代的国学大师,也是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季羡林先生是山东聊城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当中,在读高中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翻译工作,他曾翻译的屠格涅夫的散文作品还曾在报纸报刊上发表 。
考入清华大学之后,季羡林便专修德文专业方向,毕业后还曾去往德国进修印度学,也就是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语言的学习 。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便回国,在北大从事教育工作 。


季羡林的作品有哪些季羡林的作品有哪些
引季羡林被誉为学界泰斗,现在已经离开人世,其地位却依旧无法撼动 。季羡林的作品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季羡林的作品,欢迎大家分享 。
季羡林的作品有哪些
《季羡林文集》 《清塘荷韵》 《听雨》 《清华梦忆》《九十述怀》《母与子》 《三个小女孩》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重返哥根廷》
《留德十年?迈耶(Meyer)一家》 《垂钓》 《月是故乡明》《林腊梅》 《病榻杂记》 《天竺心影》 《朗润集》:《〈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大事》《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
《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要有:《沙恭达罗》《五卷书》 《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
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朗润集》 《季羡林散文集》 《牛棚杂忆》
季羡林,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
季羡林的故事
恩师朋友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其国文老师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还是著名翻译家 。季羡林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耄耋之年,仍旧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季羡林毕生难忘” 。
1946年,臧克家到南京国立编译馆去看望老同学李长之,恰好季羡林在,在这里臧克家第一次见到季羡林 。1949年春,臧克家从香港来到北平,和季羡林重又相见 。20世纪50年代初,臧克家支持季羡林入党 。1978年前后,臧克家见到季羡林,见季羡林头发半白1980年再次会面,已满头白雪 。于是臧克家顿生感慨,随即赋诗一首,赠给季羡林:年年各自奔长途,把手欣逢惊与呼!朴素衣裳常在眼,遍寻黑发一根无 。
苦涩童年
季羡林,字希逋,曾用名齐奘,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 。
该县在山东西部几乎是最穷的县,官庄村在穷县中的穷村,季羡林的家在全村中几乎是最穷 。季羡林出生后,家境仍然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 。一年到头,就吃这种咸菜 。
好在季羡林在故乡只待了6年 。在6岁那一年,他离开父母,离开故乡,叔父把他接到济南上私塾 。季羡林当时并不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 。对正课不感兴趣,但是对小说情有独钟 。书桌上摆着《四书》,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这个时候也开始学英文,当时英文对他来说,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那些弯弯曲曲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一样,居然能发出音来 。
综观季羡林的童年,从一片灰黄开始,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 。
济南求学
季羡林在十三四岁时上了济南当地一所三流学校正谊中学 。季羡林还是不喜欢念书 。对课堂和老师的重视远远比不上他对蛤蟆和虾的兴趣 。每次考试,好了可以考到甲等三四名,坏了就只能考到乙等前几名,在班上总还是高才生 。
在正谊中学待了三年以后,1926年,十五岁,考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后转入山东济南高级中学 。中学老师胡也频最让他难忘,季羡林从他那里没有学到什么国文知识,只学到了一件事,就是要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胡也频在课堂上只讲无产阶级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