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作:断齑画粥 ( duàn jī huà zhōu ) 出 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 , 作粥一器 , 经宿遂凝 , 以刀画为四块 , 早晚取二块 , 断齑数十茎 , 酢汁半盂 , 入少盐 , 暖而啖之 。” 分开捣碎的腌菜和凝结的粥 , 按定量来吃 , 形容生活清苦 , 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成语 。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 , 身世坎坷 , 吃尽许多苦头 , 饱尝过多酸辛 , 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谢氏以孟母自励 , 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 , 发愤成才 。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 , 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
【划粥断齑的故事】在醴泉寺读书期间 , 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 , 仲淹心知肚明 。
每次离家去寺院 , 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 , 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 , 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 。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 , 而且带的数量 , 出人意料的少 。母亲絮叨规劝 , 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 , 不少 。”初到寺院时 , 粮米交给厨房 , 代为制作 , 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 。
可范仲淹 , 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 , 经常充耳不闻钟声 , 忘记了吃饭 , 再去打饭时 , 又过了时辰 。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 , 便主动给他送饭来 , 仲淹很过意不去 , 给别人添了麻烦 。
为了读书方便 , 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 , 自炊起来 。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 , 每天夜晚 , 量好米 , 添好水 , 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 , 煮米粥 。一边读书 , 一边续柴煮粥 。一锅米粥煮好了 , 时间也已过了子夜 , 他便和衣睡去 。第二天清早起来 , 锅里的米粥凉透了 , 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 。他拿出小刀 , 在凝固的粥块上面 , 划上一个十字 , 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 。早晨吃两块 , 傍晚吃两块 , 一日两餐 , 这便是“划粥” 。
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 。坡坡岭岭 , 沟沟坎坎 , 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 , 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 。白天去山洞读书时 , 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 。吃饭时 , 把十几根野韭菜 , 或野葱、或野蒜 , 切成细碎末 , 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 , 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
这就是“断齑” , 齑ji , 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 。划粥断齑 , 既简约又清淡 , 省时、省力、省钱 , 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 , 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 。
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 , “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
断齑划粥的故事范仲淹年幼时家境贫寒 , 无法上学 , 但他读书心切 , 只好到寺院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 , 他将自己关在屋内 , 足不出户 , 手不释卷 , 常常读书通宵达旦 。
由于家贫 , 他的生活十分艰苦 。每天晚上 , 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 , 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 , 用刀划成四块 , 早上吃二块 , 晚上再吃二块 , 这就是“划粥” 。没有菜 , 就切一些腌菜下饭 , 这就是“断齑” 。生活如此艰苦 , 但他毫无怨言 , 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 , 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 , 深为同情 , 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 , 范仲淹表示感谢 , 收下了饭菜 。
几天之后 , 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 , 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 , 都已经坏了 , 大惑不解 。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 , 实在感激不尽 , 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 , 并不觉得怎样苦 。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 , 吃好的食物惯了 , 我将来怎么办呢?”
- 职场上遇到不会聊的人如何应对
- 手机里面的应用权限管理在哪里
- 如何打造高效能团队
- 请君入瓮的故事
- 怎样去除香菇味
- 柯斯达的发动机是哪里生产的
- 怎样去除小狗身上的臭虫
- 怎样去除鞋子上的商标
- 柯迪亚克是哪里生产的
- 怎样去除鞋子上的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