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粥断齑的故事( 二 )


留守的儿子回家后 , 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 , 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这样的日子 , 范仲淹一过就是三年 。正是凭着“断齑划粥”这股苦读的劲头 , 他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
范仲淹划粥割齑的故事范仲淹划粥割齑的故事如下:
范仲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 , 政治家 。但不幸的是他的童年比较凄惨 , 幼年丧父 , 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别家 。当他长大后知道自己非现在的父亲所生 , 就告别了母亲 , 独自前往书舍进行学习 。虽然他告别了家庭去书舍学习 , 没有经济来源的他 , 生活是非常清贫的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勤奋努力 。
平日里在书舍学习 , 范仲淹是最为勤奋的 。白天在书舍里学习 , 晚上回到住的地方也舍不得睡觉 。点一盏小油灯 , 坐在那里继续孜孜不倦的看书 。别的同学去睡觉的时候 , 他还坐在案边 , 在微弱的烛光下一页一页的翻看书 。
如果稍有瞌睡 , 他就拿水擦把脸 , 叫醒自己 , 让自己时刻处于清醒的学习状态 。在求学的五年里 , 他竟从来没褪去衣服 , 好好的在床上睡过一觉 。这就是他的勤奋 。
吃饭方面 , 范仲淹也没有什么追求 。只有到了自己饿了的时候才稍稍吃一点 , 白天为了多花时间在读书上 , 几乎是没有时间去吃东西的 , 一般都是到了傍晚才少少吃一点 。它的吃食也是非常艰苦的 , 它通常将粥煮成一大块 , 再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
每次吃饭的时候只吃一小块 , 而并没有什么美味菜肴 , 只是配着咸菜解决一顿又一顿的 , 很是清贫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学习 , 他依旧是那个学习最好 , 学习最用功的那个学生 。尽管周围的人都穿金戴银的 , 每日都欢声笑语的玩 , 但是他并不参加那种无谓的活动 。因为他知道唯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 唯有勤奋可以弥补不足 。
范仲淹凭借自己的努力 , 多年来勤奋刻苦的学习 , 终于考取了功名 。成为了一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 而他的故事 , 他的勤奋刻苦被流传了下来 , 为后人敬仰和学习 。他最为著名的一句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此高尚的品质也被后人所传颂 。
划粥断齑的故事划粥断齑 (窖金苦读 窖金捐僧) 范仲淹随母改嫁到长山朱家 , 更名换姓 , 生活条件十分清贫 。7岁时 , 生母谢氏教他识字 , 买不起笔墨纸张 , 只得在地上用树枝练习写字 , 10岁时才入私塾读书 。但艰难的生活抵挡不住范仲淹对知识的渴望 , 他读书非常刻苦 , 15岁即被举为学究 , 并受到本县告老还乡的右谏议大夫姜遵的青睐 , 称其“他日中不惟显官 , 当立盛名于世” 。范仲淹曾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在邹平醴泉寺读书 。醴泉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 , 环境幽雅 , 是一处安心读书的理想之地 。寺内住持慧通大师学问精深 , 对范仲淹疼爱有加 , 向他传授《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 , 生活上也处处周济他 。这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嫉妒 , 常常吵吵嚷嚷扰乱安静 , 又以“饭后钟”相戏弄 。为逃避寺内喧嚣 , 范仲淹找到寺南一僻静山洞读书 , 用家中送来的小米一次煮一锅 , 待凉后划上一个十字 , 每顿吃一块 , 再切上一点野菜 , 撒上盐末下饭 , 这就是邹平妇孺皆知的“读书洞”、“划粥断齑”的故事 。据江少虞的《宋朝事实类苑》记载 , 范仲淹“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 , 经宿遂凝 , 以刀为四块 , 早晚取二块 , 断薤十数茎 , 酢汁半盅 , 入少盐 , 煖而啖之 , 如此者三年” 。有一次 , 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 , 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 , 他抬头一看 , 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 。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 。两鼠慌忙逃出洞外 , 钻到荆树两侧 。范仲淹追到树下 , 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 , 一侧鼠洞闪着白光 , 他很惊奇 , 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 , 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 , 扒开土石 , 却是满满一窖黄金 , 他随手埋好 。又挖开另一侧鼠洞 , 见是一窖白银 , 仍不动分文 , 埋好如初 , 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 , 醴泉寺遭受火灾 , 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 , 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 。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 , 热情款待来人 , 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 , 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 , 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 。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 , 心中愤然 。一天 , 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 , 荆西一池银 , 一半修寺院 , 一半济僧人 。”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 , 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 , 醴泉寺得以复兴 。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 , 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他刻苦攻读 , 博览群书 , 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 , 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之际 , 感到独学无友 , 孤陋寡闻 , 于是两次外出游学 。《范文正公文集》有一首诗《赠广宣大师》云:“忆昔同游紫云阁 , 别来三十二回春 。白头相见双林下 , 犹是清朝未退人 。”写的是范仲淹18岁时与广宣大师交游的经历 。二年后的大中祥符元年(1008) , 他又由山东长山远赴长安(今西安)游学半年 , 寻师访友 , 增长见识 。据范仲淹为王镐所写《鄠郊友人王君墓表》云:“时祥符记号之初载 , 某薄游至止 , 及公之门 , 因与君交执 , 复得二道士汝南周德宝、临海屈元应者 , 蚤暮过从 。”他在关中结识了隐士王镐 , 在其别墅“倚高松 , 听长笛” , 后来又认识了道士周德宝和屈元应 , 周精于篆刻 , 屈对《易》有研究 , 且都琴艺高超 。范仲淹与他们一起读《易》抚琴 , “相与啸傲于鄠、杜之间 。”另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大中祥符二年)二月 , (真宗)令陕西发廪振(赈)粜 , 旱故也 。”范仲淹两次游学的经历 , 不仅使他结识众多良师益友 , 汲取儒学与佛道教义 , 拓宽了视野 , 而且关中游学期间 , 正值陕西大旱 , 一路上亲眼目睹老百姓因灾情严重而饿死病死的惨状 , 使他深切感受到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 民间的苦难与不平 , 增强了他救民于水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范仲淹“少有志操” , 很早便立下“不为良相 , 便为良医”的壮志 。据宋赵善臻《自警篇》描述:范文正公微时 , 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相位乎?”不许 。复祷之曰:“不然 , 愿为良医 。”亦不许 。既而又曰:“夫不能利泽生民 , 非大丈夫之志也 。”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记载:“公少有大节 , 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 不一动其心 , 而慷然有志于天下 ,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