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谢灵运赏析( 四 )


【注释】 (1)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
(3)最:一作“正”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派别被称为“苏辛”词派,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 。
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知制诰 。
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孝孙)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
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
4.描写冬天风景的诗句冬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