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简子立储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的儿子,年长的叫伯鲁,年幼的叫无恤 。将要选出继承人,不知道该立谁好 。于是写了训诫在两片竹简上,来给两个儿子,说“要慎重地记住 。”三年后问他们,伯鲁已经不能说出上面的话了,问他的竹简哪里去了,已经丢失了 。问无恤,他背诵训诫已经很熟练了,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从袖子中把竹简上呈给赵简子 。因此赵简子认为无恤是贤能的,立他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他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
原文: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 。将置后,不知所立 。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 。”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 。问其简,已失之矣 。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 。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
注释:1、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2、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 。3、置后:选立继承人 。4、书:写 。5、二简:两片竹简 。6、以:来 。7、识(zhl):记住 。8、举:列举,说出 。9、甚习:很熟 。10、诸:相当于“之于” 。
赵简子简介:赵简子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 。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
赵伯鲁和赵无恤是什么关系? 要知道赵伯鲁和赵无恤是什么关系,首先我们要捋清楚他们分别是哪个朝代的人,分别又是什么地位 。
首先,公元前476年,老谋深算的赵氏族长赵鞅去世,而接替赵鞅的就是赵无恤,是一个比他爹赵鞅还要阴狠的角色 。
赵鞅
春秋战国时期可是一个很讲究嫡庶有别的年代,而赵无恤只是一个庶子,却成为了赵氏的族长,单凭这一点,就说明他很不简单 。
赵无恤史称赵襄子,说起他的上位历程,简直充满了传奇色彩 。
据说,赵鞅曾写过一部家训,要求儿子们熟记,几年之后,赵鞅开始考校他们 。
没想到,几乎所有儿子都不把赵鞅写的家训当回事,世子赵伯鲁更是直接把家训给弄丢了 。
唯有赵无恤认真阅读了,而且做到了倒背如流 。
后来,赵鞅对儿子们说,我把一件宝物藏在了山里,谁能找到,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
几个儿子差点把整座山给掀翻了,却没发现什么宝物,很是懊恼,唯有赵无恤胸有成竹 。
等他们下山之后,赵鞅问他们找到宝物没有,几个儿子都很沮丧 。
唯有赵无恤说:“我找到了!站在山上,可以看到代国的地盘,以后我们就要顺着山路向下,把那块地抢过来!”
这下,赵鞅终于放心了,他在临终前亲自将族长的位置交给了赵无恤,然后含笑而终 。
赵伯鲁
而赵伯鲁就是赵鞅众多儿子中的一位,身为嫡子,虽然比赵无恤拥有更多资源,无论是威望还是手腕上都 比不上赵无恤,最后,赵无恤却让赵伯鲁的儿子当自己的接班人,根本原因还是在赵无恤看来,自己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扩张赵氏的实力和影响力,而不是引爆内讧 。
这样嫡庶兄弟的分歧就得到了最大限度弥合,赵氏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对外扩张了 。
所以赵伯鲁和赵无恤是兄弟关系,而且最后赵无恤还传位给了赵伯鲁的儿子 。
赵简子立储的译文赵简子的儿子,年长的叫伯鲁,年幼的叫无恤 。将要选出继承人,不知道该立谁好 。于是写了训诫在两片竹简上,来给两个儿子,说“要慎重地记住 。”三年后问他们,伯鲁已经不能说出上面的话了,问他的竹简哪里去了,已经丢失了 。问无恤,他背诵训诫已经很熟练了,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从袖子中把竹简上呈给赵简子 。因此赵简子认为无恤是贤能的,立他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他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
赵简子之子长曰文言文翻译1. 赵简子之子 翻译一、译文:赵简子的儿子,年长的叫伯鲁,年幼的叫无恤 。
将要选出继承人,不知道该立谁好 。于是写了训诫在两片竹简上,来给两个儿子,说“要慎重地记住 。”
三年后问他们,伯鲁已经不能说出上面的话了,问他的竹简哪里去了,已经丢失了 。问无恤,他背诵训诫已经很熟练了,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从袖子中把竹简上呈给赵简子 。
因此赵简子认为无恤是贤能的,立他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他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二、原文:汉 司马迁《赵简子立储》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