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释其耒而守株而的用法 守株待兔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


因释其耒而守株而的用法 守株待兔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

文章插图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五蠹》中:“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这个故事说的是,宋国有一个农民在田里耕地,一只兔子惊慌地跑来,兔子突然看见农民,慌里慌张,夺路而逃,慌乱中撞在一截露在地面的树根上,竟撞死了 。这个农民毫不费力气就拾到一只兔子,心里非常高兴 。他想,会不会天天都有这样的好事情,于是丢下农具天天等在这棵树桩的旁边,指望再遇到撞在树桩上的兔子 。结果兔子再也不可能得到,而他自己却受到宋国全国人的讥笑 。
因释其耒而守株而的用法 守株待兔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

文章插图
【因释其耒而守株而的用法 守株待兔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守株待兔 图源:baidu.com
人们常常把不主动地努力,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称作“守株待兔” 。株就是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 。
韩非子记载了这个故事,当然是事出有因的,或许他亲自遇到了这种巧事,或许他听别人说起这样的巧事 。很多年前,人们在围猎野兔的时候,在猎狗的追逐下,兔子慌不择路,撞到围猎人的腿上的事时有发生 。兔子是一种十分机灵的动物,人们很难偷偷接近它而不把它吓跑 。为什么还会发生撞到围猎人的腿上这样的事情呢?这要从兔子两只眼睛的位置和它的视野来分析 。
人是少数能够用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件物体的生物之一 。人的双眼长在前面,左眼的视野跟右眼的视野差不多能叠在一起 。兔子的双眼长在头的两侧,一边一只 。而且每一只眼睛的视野都比人大,人的每一只眼睛可以看到的范围是166o,而兔子每一只眼睛可以看东西的范围是189.5o 。兔子不必转头就不仅能够看到前面的东西,还可以看到后面的东西 。它左右两眼的两个视野在前面和后面都能会合在一起,因此你休想从任何一个方向接近兔子,而不被发现 。兔子是弱小的食草动物,时时要防范天敌的袭击 。对周围的环境,即使是很远的地方,出现的很小的动作也要及时察觉,以便快速逃离危险的境地 。兔子的眼睛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 。
因释其耒而守株而的用法 守株待兔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

文章插图
图源:google.com
兔子双眼的视野大,可以及时发现四周围发生的情况,但是判断东西的位置和距离的准确程度就差了 。判断一件东西离我们远近时,必须两只眼睛同时看到这件东西,通过两只眼睛的共同工作才能完成,用一只眼睛是无法判断一件东西与我们之间的距离的 。我们看一个立体的东西,两眼视网膜上所得到的像是不相同的,右眼看到的跟左眼并不完全一样 。正是这两个不完全一样的像,才使我们能够感到东西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从而也就能够判断距离 。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一只眼的人也看到立体的东西 。独眼的人在一般的情况下是看不到一个东西的立体图像的 。实验的方法是这样的,用照相机在正常人左右两只眼睛的位置上分别拍两张照片,很快在银幕上放映出来,给独眼的人看,这样两只眼睛的人同时看到的东西,独眼的人可以在它们很快的交替中先后看到 。因为是很快交替看到的,所以在视觉上引起的感觉和双眼看到的是一样的 。
因释其耒而守株而的用法 守株待兔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

文章插图
图源:goolge.com
这个实验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只凭一只眼睛是不能判断距离的 。要判断距离必须有双眼视觉 。双眼视觉要求两只眼睛能同时看到一个东西,也就是要有共同的观察范围 。人的双眼共同观察范围大约为124o,所以人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比较准确地判断距离 。而兔子双眼能够重叠的视野只有约10o,这样兔子在很大的范围内只能独眼看世界了 。兔子不能很准确的目测树桩的距离,就不难理解了 。这样兔子就有可能因为测距离不准确而撞到树桩上,但是,撞到树桩上概率并不高,就算撞上了也不一定会撞死,撞死的概率就更低了 。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是我们的先人对一种自然界偶然发生的现象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又经过反复的使用,使之成为某一种思维方式的代表,从而极大的丰富我们的语言和思想 。
有人认为,“守株待兔”与另一个成语“刻舟求剑”比较相近,其实这两个成语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刻舟求剑”是永远求不到剑的,而“守株待兔”却可以等待到兔子,不过这样的概率实在太低了,一般人是不会遇到的 。把这种几乎遇不到的事情当作营生来做,当然只能靠侥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