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说自己和张怀民是闲人

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
苏轼和张怀民都被贬黄州,两人有着共同的不幸和坎坷的仕途,都同样在月夜难眠步承天寺赏月,同病相怜,可谓知音,“闲人”二字除了自嘲以外,也流露出悠然赏月的自在闲逸 。
苏轼为什么称自己为闲人?苏轼的一篇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文中结尾的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为什么作者在此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呢?
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当时他的心情忧郁但是仍然有进取之心,自己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胸中的苦闷可想而知,在自己仕途失意的落寞之时,借月夜美景来自我排遣胸中的苦闷,表现自己的旷达心情,在政治旋涡中破损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自己只有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一点精神的寄托 。
人世间的“名利”二字,让多少“忙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只有正直、淡泊的人才厌弃这种生活 。干好自己的正事,心无邪念 。正正经经做人,平平常常做事,作一个平凡的人 。苏轼在被贬后,远离了黑暗的官场,才有此心情境 。
面对红尘滚滚,自己真正的知音何其少,“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自己与张怀民才志同道合、志趣相投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说明了大千世界里“如吾两人者”淡泊名利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这里有李白“独坐敬亭山” 的旷达,也有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执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有我们两个“闲人”,在此独享“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样的美景 。“何处无竹柏?”,“ 竹柏”本来也是只有正人君子才与之为伴的,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也不可居无竹”的说法,“何处无竹柏?”说明处处都有自称君子的人,但真正的君子真是太少了 。所以这里的“闲人”是指清心寡欲,恬淡平和、淡泊名利的人,而不是指那些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人 。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如何理解?“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
扩展资料: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 。
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
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