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是:饱读诗书可以使人学会包容豁达,知书达理;腹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主要体现了“文人风骨”;“胸藏文墨,怀若谷”是现代佚名人士对照“腹有诗书气自华”编纂出来的 。
资料拓展
《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话聚临别留赠董传的 。
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时与之相随 。董传当时在凤翔穷困潦倒,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次年苏轼回长安后作此诗 。
诗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 。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 。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什么?一个人书读得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之气,就会自然而然受书本的影响,言谈举止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或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 。
一、原文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二、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
三、出处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创作背景
《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话聚临别留赠董传的 。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时与之相随 。董传当时在凤翔穷困潦倒,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次年苏轼回长安后作此诗 。
气自华的诗句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是:饱读诗书可以使人学会包容豁达,知书达理;腹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
具体释义:胸襟开阔,包容足够诗书,有高尚德操的人,遇到棘手的事情才能不理亏只有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胸藏文墨怀若谷出自苏轼的一首诗歌当中 。这首诗的题目是《和董传留别》这两句出自不同的诗里一直以来人们也都在寻找它的出处 。
胸中藏有文墨,人的胸怀自然高雅悠然,虚怀若谷,谦虚谨慎;次句说腹内有诗书,人的气质自然翩翩,恬淡,不与世俗之人同 。今天的人,都希望做一个文化人,就像古代的文人都渴望成为一个士大夫一样 。如果能被评价为“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造句
1、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就静下心来读书吧!
2、“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3、人说: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饱览群书之人,身上往往带着一股书卷之气,谈笑举止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待人处事不卑不亢从容自若 。
4、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怀若谷,若有诗书藏在心,最是书香能致远 。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什么意思?1虚怀若: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
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 若朴,旷兮其若谷 。”又:“上德若谷 。”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 。”
后来就用“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 。
2 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腹有:胸有,比喻学于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