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和白鹭姑娘主要讲了什么( 四 )


第十六篇《俄罗斯人之死》
作者先后写了五个俄罗斯人的死,他们的死因和临死时的心态,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以及“我”的思索和感慨 。
第十七篇《酒店赛歌》
描写了两个歌手在郭洛托夫卡村一个孤零零的酒店赛歌的具体过程;但小说主人公除了这两个歌手——小包工和土耳其人亚什卡,酒店老板尼古拉·伊万雷莫尔等等他们是听众,也是裁判 。
第十八篇《小地主卡拉塔也夫的爱情故事》
卡拉塔也夫爱上了一个女地主的丫鬟,想为她赎身,但遭到女地主的拒绝,并将丫鬟遣送走 。后来,卡拉塔也夫驾车把玛特辽娜带回到自己家,从此两人过着甜蜜的生活 。他们在一次驾车外出的路上正面碰上了女地主 。事情败露,女地主状告他们,纠缠不休 。最后玛特辽娜决定自首,此后缈无音讯 。卡拉塔也夫负债累累,变卖家产,远走莫斯科谋事 。他决心不回家乡,而是“要死在莫斯科” 。
第十九篇《幽会》
写一对青年情侣离别前最后一次“幽会”的情景 。男方“是一个阔少爷宠爱的仆从 。”女方是一个“苦命、可怜的孤儿” 。看来二人之间已经有了一段爱情关系,但男方的感情不深,在离别前表现冷漠,而女方的感情真挚热烈 。
第二十篇《希格雷县的哈姆雷特》一次打猎的旅行中,“我”得到邻村一个小地主的邀请,去他家赴宴 。那天晚上,“我”和他睡一间房,两人都睡不着 。于是就开始交谈,他对我敞开心怀,打开了话匣,讲了自己悲剧性的经历 。
第二十一篇《世袭贵族切尔托布哈诺夫及雷好友涅多皮尤斯金》
猎人叶尔摩莱陪“我”打猎回来,在路上先后遇到了切尔托布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我”对他们做了一些调查之后,亲自登门拜访切尔托布哈诺夫,并参加了他们的家庭歌舞晚会,“很晚我才离开无梦村” 。
第二十二篇《切尔托布哈诺夫的结局》
本篇写主人公切尔托布哈诺夫的结局,写他经历的三次不幸:心爱的情妇玛莎的出走;至友涅多皮尤斯金的去世;比爱人和至友更珍贵的宝马玛列克-阿泰力被盗 。就是这三次不幸酿成切尔托布哈诺夫的人生悲剧 。
第二十三篇《露克丽雅之死》
露克丽雅从前是个漂亮活泼的女仆,如今她长期瘫痪在床,骨瘦如柴,村里人给起外号叫 “活木乃伊”,但她仍然是一个聪明善良、温柔文静、虔诚的基督信徒 。小说主要写她病中的思想和感情 。
第二十四篇《车轮嘎吱响》
小说从飞洛费这个人物的“傻”写到他一路驾车过程中表现的机智和聪明;从半路遇匪的危险场面写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刻画两个人物的同时也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治安状况 。
第二十五篇《树林和草原》
全篇写的是猎人喜欢的树林和草原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风光 。本篇可以看成这些写景片断的归纳和总结 。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拓展资料:
1、创作背景
《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 。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 。
从20年代起,俄国的农奴制度就进入了危机阶段,并且,这种危机在不断地加深着 。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渐地发展起来了 。它猛烈地冲击着农奴制度,使农奴制度的经济逐渐解体了 。应该说,农奴制经济的解体,是农奴制危机的根本原因 。
同时,农民反对农奴制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加强着 。据统计,从1826年到1850年,农民骚动达到了576次 。此外,这时平民知识分子的革命家,正在逐渐代替着贵族革命家,参加革命运动的进步力量扩大了 。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刻影响下创作了《猎人笔记》 。
2、作品主题
《猎人笔记》是一部借猎人出猎的见闻揭露沙皇专制制度下广大农奴遭受农奴主残酷奴役、处于水深火热生活中的纪实作品,它用活生生的事例向读者展示了俄国农奴制下广大农奴的悲惨生活 。
《猎人笔记》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暴露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而且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 。作者没有以地主老爷的态度居高临下地看待农民,像以往许多作家那样把农民描写成愚昧无知、缺乏崇高品德、处于畜生一般状态、只是一些应当受到怜悯的对象 。
作者在本书中往往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和农民一起打猎,平等地谈论农民的生活,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描写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品质,表现出他深厚的人道主义和民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