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六 )


“现在过年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 我记得小的时候过年大人都会给讲 , 拜灶王爷、接财神肯定是有的 , 现在过年也都没那么多事了 , 除了上坟肯定要做 , 别的也就没那么较真了 , 现在的孩子那还有多少在意这些的” 。
缺乏敬畏之心 , 是国人对待春节越来越随意化的主要原因 。但是 , 国人却在一方面感叹年味渐渐失去的同时 , 另一方面却依然没有意识到尊重传统春节仪式的重要性 , 如此必然很难使春节恢复到往日的情景 。
最后 , 是新型交际方式的兴起与春节传统社交模式间的矛盾 。当下时代的国人可以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工具和所有的人进行即时性的交流 , 极大的提升了社会的沟通效率 。但是在这种效率的背后却是人情的淡漠 , 比如传统时代的人们在春节的时候都需要极具有诚意的到亲朋好友的住所去拜年 , 而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 只需要用手机编辑一条短信就可以完成 , 甚至有很多人连编辑短信的耐心都没有 , 随便从网络上复制一条相应的拜年短信群发给每一个人了事 , 这让拜年这项活动变得形式化 , 收到祝福的人并没有感到有多少幸福感 , 如此必然很难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假期的短暂让更多的人在过年的几天时间里面仅仅只有时间用于个人私事的处理 , 因此很难有心情和时间和自己的长辈以及朋友坐下来沟通和交流 , 由此也导致春节能够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开始逐渐消失 。
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重要意义?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 , 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 , 可扭转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在全球化条件下 ,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 文化冲突和文化竞争日趋突出 , 中国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受到严峻挑战 。
中国和平崛起 , 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复兴 , 在融入世界和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 , 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 发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 提高人民素质 , 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比较香港而言 , 内地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传统节日 , 不仅仍未被列为法定假期 , 而且过节气氛逐渐淡化 , 这是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 。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 , 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 , 是集体的文化记忆 。如何拯救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 , 让它们在新时代重现活力 , 是近年来包括专家学者、普通百姓在内的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
如今 ,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 , 多个传统节日也被列入法定节假日 。这不仅有助于树立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形象 , 也使传统节日成为承载中国人“和为贵”处世精神的重要载体 , 有利于树立和平友善的国际形象 。同时 , 有利于丰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 使之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关键成分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 承载着信仰、祭祀、天文、地理、物候、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 。早期的节日文化 , 反映的是上古社会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 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
大部分传统节日形成于上古时代 , 先秦时期由于南北风俗各异 , 各地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 , 很多古已有之的节俗活动在中原文献鲜有记载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 , 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 , 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 , 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
有现存文献记录的传统节日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 , 在先秦时期 , 一年中划分得二十四个节气 , 已齐备完成 , 后来有些传统节日 , 也与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每个中华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与形成的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