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世界尽头》读书笔记( 八 )


7.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实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整部作品没有滂沱的气势,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是这种简单,精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奥斯汀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英国的乡间度过的,也许就是周围朴素,宁静的氛围孕育了她淡然的气质.并不能因为没有丰富的经历,就对她的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怀疑,读过《傲慢与偏见》的人一定会为她细腻,敏锐的情感所折服.在写《傲慢与偏见》时,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难道这不是一种天赋么?她的确很少接触"外界",但思想存在,想象存在,这一切的存在就足够了 。
8.《永别了武器》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其中有关人生意义的段落,我还能把它给背诵出来呢!
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保尔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
10.翻开《名人传》 , 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 。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 , 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 , 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 。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 , 人类喘不过气来 。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
显然 , 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 。在罗曼?罗兰看来 , 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 , 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 。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 , 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 。”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 , 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 。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 , 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 , 贫穷、残废、孤独 , 由痛苦造成的人 , 世界不给他欢乐 , 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 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 , 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 。”确实 , “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 , 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 , 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 , 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 , 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 , 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 , 是力的颂歌 , 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 , 一阕送葬曲 。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 , 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 , 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 , 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 , 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 , 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 “托尔斯泰 , 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 , 我是罪人 , 我应当被人蔑视 。”终于 , 在82岁的暮年 , 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 , 独自逃出了家门 , 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 , 他号啕大哭 , 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其实 , 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 , 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 , 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