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主要内容概括 三家分晋哪三家( 四 )


四家又共同拥立晋哀公当上了傀儡老大 。

三家分晋主要内容概括 三家分晋哪三家

文章插图
此时,晋国权力游戏还有四家,其中智氏最强,魏赵体量相当,韩最单薄 。按道理来说,最后分晋应该四家分晋,怎么变成了三家分晋了呢?而且实力最强的智氏为什么最后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这个关键的转折点出现在智氏和赵氏两家对接班人的选拔上,智氏的宗主智申和赵氏的宗主赵鞅年老后在选接班人的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最后导致了两个家族迥然各异的结局 。
当时,智氏和赵氏的接班人都有两个候选人 。
三家分晋主要内容概括 三家分晋哪三家

文章插图
先来说说智氏,他的两个候选人分别是长子智宵和次子智瑶 。长子智宵平淡无奇,但是深得宗族大佬们的拥护 。次子智瑶仪表堂堂、武艺高强、能说会道、文采斐然、勇猛刚毅 。
两相比较之下,长子智宵除了一个身份优势,其他方面简直就是暗淡无光了 。所以,智申打算立优点明显的次子智瑶 。
这似乎在表面上也并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立贤还是立长,本来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定型 。
那为什么智申的这个选择并不明智呢?因为选择接班人和你偏爱谁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你要选一个最合适的,而不是你最喜欢的 。
首先,你得自知 。得知道自己的情况和处境,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来接班;
其次,你得知人 。你不光要知道接班人的优点,更要了解接班人的缺点,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评判他;
最后,你得学会一定的妥协 。选接班人表面上看起来是你一个人的事,但实际上是这个团队利益的综合考量 。你要考虑大多数同志们的意愿,毕竟不管谁来坐你的位置,工作最后还是要同志们去干 。所以,你得用适度的妥协来团结大多数同志 。
三家分晋主要内容概括 三家分晋哪三家

文章插图
智申对智瑶满满的都是爱,只看到了智瑶的优点,而忽略了他身上的致命缺点——自视太高、刻薄寡恩 。这种人是很容易当着当着老大,就当成了孤家寡人,变成了众叛亲离的 。
智申的族弟智果早就看出了这一隐患,所以曾经代表宗族大佬们明确、公开地对他的意愿表示反对,说:“智瑤这孩子谁都不服,总是认为自己天下第一,这样的人要是当了掌门人,咱们家族就会出大问题的!”
遗憾的是,一意孤行的智申根本就听不进去 。
智瑶被确定为继承人后,果断冷静的智果随即向Z府的太史登记,脱离智氏宗族,另立族谱,改姓“辅” 。态度很明显:明知这是一条不归路,咱就不陪你一起走下去了 。
三家分晋主要内容概括 三家分晋哪三家

文章插图
再说赵氏,也是两个选项:长子赵伯鲁和次子赵无恤 。这两人相对比较平衡,谁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
鉴于此,算计了一辈子的赵鞅又安排了一次最成功的算计,算计的对象就是他的两个儿子 。
赵鞅先是将一段训诫的话刻在了竹简上,并告诉俩儿子,这是你爹这辈子的心得秘笈,你们要牢记在心,以后将咱们老赵家发扬光大就靠这部宝典了 。
交代完毕之后,赵鞅便黑不提白不提,好像这事就是他心血来潮时的一时之举一样 。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 。有一天,赵鞅突然把俩个儿子叫过来,要他们背竹简上那段话 。(这招太狠了,三年后突击检查作业,这盘棋下得多大呀)
赵伯鲁当场傻眼,赵无恤却倒背如流,还当场从袖子中拿出了那块竹简,表明自己时刻牢记父亲的嘱咐 。
这样一来,可想而知,赵无恤完胜,顺利地继承了权位 。
三家分晋主要内容概括 三家分晋哪三家

文章插图
赵鞅这种选拔接班人的方式科学在哪里呢?身为一个领导人,你就是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准备 。你不知道即将要面临什么问题,你也不知道考验和困难什么时候来 。赵无恤的表现无疑证明他更具备当好一个领导者的潜质 。
当然,不排除赵无恤在他爸身边安排了间谍,毕竟1000多天里,时时刻刻在袖子里装着一块竹简,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
但越是这样,就更能说明赵无恤有正治意识 。
权力的运作精髓就在于信息的掌握,赵无恤深得精髓 。
三家分晋主要内容概括 三家分晋哪三家

文章插图
智氏和赵氏在各自确定了自己的接班人之后,智申和赵鞅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离开了人世,把历史的舞台交给了自己选择的接班人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