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姓孔为什么叫孔子 千古圣人孔子为什么不姓孔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圣人孔子,在鲁国陬邑(zōu yì,也做邹邑,今山东曲阜)降生了 。孔子的父亲,名字叫叔梁纥(shū liáng hé) 。
孔子生在鲁国,但是其祖上却是宋国人,其先祖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 。周朝灭商之后,遵循“灭国不灭祀”的传统,将商朝王族后裔封在商丘,建立宋国 。孔子,就是商朝王族后裔,其祖籍为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
所以说,孔子其实不是姓孔,而是姓商朝王族的姓:子 。而这个“孔”是“氏” 。所以对孔子正确的称呼应该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
还得提醒一下的是,这个姓“子”的“子”,就是一个姓,和“孔子”的“子(这里的子,是古代对有道德、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完全不是一回事 。

孔子不姓孔为什么叫孔子 千古圣人孔子为什么不姓孔

文章插图
既然姓子,那么为什么称为孔子?这个“孔”是怎么来的呢?
孔子的六世祖是宋国大夫、司马孔父嘉 。孔父嘉,子姓,名嘉,字孔父 。孔父嘉的先辈是宋国公室,但是传到孔父嘉这一代,“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就是不能再延用先辈的“氏”了,需要重新起“氏”的名字了,于是孔父嘉这一族就用他的字作为新的氏的名字,从这时起,才有了“孔”这个氏的名字 。后来孔父嘉被宋国权臣太宰华督杀死,其家族也不断受到华氏家族的迫害 。到了孔子三世祖孔防叔时期,为了躲避华氏的迫害,举家逃到了鲁国陬邑 。也有说法是,到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时期,为了躲避宋国战乱,举家到了鲁国 。
那么,孔子是如何姓孔的呢?为什么和他的父亲叔梁纥的名字区别这么大呢?
在人类还没进入朝代的母系氏族时期,各部落间为了区分,各自起自己部落的姓 。慢慢的部落变大了,分裂成几个小部落时,就在姓的基础上,加上氏以区分 。也就是同姓不同氏 。“姓”代表了大的来历,“氏”为姓下面小的分支 。再后来又加上了名或者字 。
周朝时期,人们的称呼还比较混乱,姓、氏、名、字,姓+名、氏+名、字+名,或者官职+名等等,怎么称呼的都有 。
也就是说,即使都是“孔氏”家族的人,但是在称呼上,并不一定加上“孔”字,属于可加可不加 。
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父亲叔梁纥采用的是“字+名”的称呼方式: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 。而孔子的称呼“孔丘”,则是采用“氏+名”的称呼方式 。所以才让人感觉区别特别大 。
而孔子的后代则延用了孔子这种称呼方式,就是把“氏”放在名字前面,例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等等 。
再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到秦、汉时期,慢慢的姓、氏合并,“孔”才被当做了孔子后人的姓 。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文武双全,为鲁国立下过两次战功,被封为陬邑大夫 。
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 。按照《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父亲和他的母亲年龄差距高达51岁 。叔梁纥娶颜征在的时候,叔梁纥已经66岁,颜征在只有15岁 。孔子降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快70岁了 。在孔子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失去了父亲庇护的孔子,可说是完全由他的母亲,独自抚养成人 。
所以虽然孔子家世显贵,但是孔子的成长环境却是比较艰苦,按照《史记》记载,“孔子贫且贱” 。
孔子的母亲是个伟大的母亲,为了培养孔子,可谓含辛茹苦,不但把孔子养大,还让他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 。要知道,在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之前,受教育可只是极少数人能享受到的特权 。在孔子17岁那年,孔子的母亲因为操劳过度去世 。
孔子的父亲虽然生前仅仅是个陬邑大夫,但是父以子贵,因为有了孔子这个身为“至圣先师”的儿子,在其死后的两千多年,受历代帝王累次追封,直到元朝、清朝时,被封为“启圣王”,孔子的母亲也被封为“启圣王夫人” 。
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孔子,聪敏好学,读书用功,好学不倦,身为鲁国人,尤其崇拜鲁国的开国君主,周朝初年那位制作礼乐的周公,对古礼也非常热衷 。当时读书人应该掌握的“六艺”也比较精通 。
所谓“六艺”就是周朝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典故出自《周礼》:“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